标签:
杂谈 |
在汉字大观中,有许多汉字的字形看起来差别很小。稍不留心,或看走眼,就会误读。犯下“郢书燕说”,指鹿为马的错误。历史上曾有“错把马凉,当冯京”的笑话。外文也有这一现象,如bacteria (细菌)和bactria(巴克特利亚,大秦国,中亚古地名)。
因此,区分形似字便成了认识汉字、理解汉字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比如:士与土、戍与戌、天与夫、日与曰、此与北、已与巳、晴与睛、炙与灸、舀与臽、未与末、良与艮。等等,不胜枚举。
这种形近现象是似是而非,为天然具有一种“迷性”。这对于拈弄文字、摆布文字的测字术士而言,自然是设制迷宫、制造幻境的绝好机会。故而一有机会,他们自会任意附会,加以揣摩。有意利用这种字形近似现象去占断吉凶。成为中国文人的一种文字游戏。
这种占断法至少在宋代就已经相当流行。宋代有一士人,其妻丢失了昂贵的珠冠,心里很是焦急。她听说市井中谢石测字极为灵验,就写了一个“失”字,让丈夫去求占。
谢石接过“失”字一看,不假思索便断道:“贵人亲属中一定有一个叫朱氏的吧?因“失”字看起来像一‘朱’字”。
士人一听,便点头称是。这里谢石采用的就是以此字像彼字的占断方法。另据《夷坚志》记载:
文惠公(洪适)为参知政事,上章乞去,未谐。朱安国(宋代著名的测字先生)访予(洪迈,适之弟)。予曰:“用书信中字可占否?”曰:“可”。即指书中“去”字使观之。其体带草,朱捧玩,咨叹曰:“此尊官是贵人,今所占何事?”予曰:“见任两府,方力求去”。朱曰:“正钻头出天上,将位冠百僚,无庸询休逸之请”。后两月果拜相。
在这个测例中,朱安国运用的也是形近占断法。他先据草书“去”字像“天”字,便认为洪适眼下正钻头出天之上,将位列百官之首。因而且劝他不要隐退。
明代张乘槎极善拆字,他对这种占断法更是了然于心,娴熟与手。《拆字部纪事》就记有他这样一个测例:
浙江旧有“拱北楼”,王参政莅浙,改为“来远楼”。初揭匾,命槎占之。槎曰:“三日内主有哀丧事”。如期,王公母夫人病卒。
王延槎问故。槎曰:“‘来’有‘丧’字形,‘遠’有‘哀’字形。走之二点相连,泪点也”。
此测例断凶丧,应用的全是字貌占断法。但我以为,作这样的测字风险非常大。人们喜欢听吉利话,纵使不灵也一笑置之。而说实话,弄不好就是个乌鸦嘴,为人所忌也i。
这种测字到了清代又有了新的发展。以前测字多半是以此字象彼字,着眼于字的整体外观相似来占断吉凶。但到了清代,术士在不废此道的基础上,又径以字的部分来迁想比附。以扩大相似占断法的随意性,提高占断吉凶的命中率。
不系舟 Non-Moored boat
延平梅山坡府学书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