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源自不系舟微博《清明螺》

(2019-04-09 16:47:16)
标签:

杂谈

源自不系舟微博《清明螺》


      清明前后,是吃田螺的时节。早上老婆从农贸市场买回新鲜的蔬菜和我喜欢吃的青螺。
      中午,她用螺肉做了两盘菜,韭菜炒螺丝和酱爆螺蛳。午餐时,我倒上了一口米酒,撸了一口,再挟一块螺肉,一丝丝来自淡水河的清新与鲜美,便伴着酒香缓缓溢出。
      记得在上山乡下时,老表常用一根长长的绳子系在竹篮上,往水中一扔,隔上个把时辰提上来,篮中便有一堆青螺。
      知青们也照着这样做,主要解决每顿的荤菜问题。闽北山区多水,螺蛳生长于河池、水田中,随处可见。一年四季均可食用,尤以清明时节的螺蛳最佳。
      因此时的螺丝刚从一季冬天的休眠中刚醒过来,最为肥美,故有“清明螺,抵肥鹅”之说
      青螺食前,须放在盒里用清水养一两天。每天换水一两次。螺蛳依然会像在泥中一样缓慢爬动,或吸附在脸盆的壁上。 
      螺盖轻微地一张一合,便有秽物从螺口慢慢吐出。盒中最好还要滴上几滴食用油,可致除水蛭。
      吐净泥沙的螺丝用清水洗净,便可下锅。煮熟后,将螺肉用竹签从壳里挑出,就能做出各种美味的螺宴。
      各地吃螺蛳的方法不同,有的地方的人不会吮吸着吃,只好用针将螺肉挑出,用油炒食。
      闽北一带主要是用辣椒或红糟爆炒螺蛳。先减去罗伟,经烧煮的汤汁浸透,用力一吸,格外香美。
      福州人炒螺时。喜欢用上红糟、蒜头和鲜紫苏叶做佐料,不仅使螺肉味道更加鲜美,还有杀菌作用。“炒螺蛳过老酒,强盗来了不肯走”。
      在古代,螺蛳宴也是文人美食的主要食材与咏诗作赋的对象。苏东坡是宋代第一美食家,可惜他们不会吮食螺肉,只好用竹针挑着吃,不能领略吮螺的含蓄之美。但他们会作诗赋,黄庭坚有:
      飞鹊台前晕翠蛾,千金新买帝青螺,最难如意为情多。
      几处泪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横波,远山低尽不成歌。
      清明前后,细雨斜织,透过清新的雨气,扑面而来的还有油菜花的清香和满眼的新绿。此时正是螺蛳最为肥美时节。当地故有“清明食螺。眼不生疴”之说。
      记得小时候,清明前母亲总要让我们吃三次螺,说是吃了眼睛会明亮。她将买回的螺养上一天,除掉螺尾,待油烧热,爆葱、蒜、豆豉、干椒、姜丝,再放入黄豆酱,倒入螺蛳,猛火翻炒,倒点料酒,微滚后,还要加入八角、香菜及红糖,再焖几分钟起锅。
      鲜美的汤汁和螺肉一块儿吮入嘴中。那味道现在想起来,依然令我馋涎欲滴。
      青螺自古不但是文人的美食之一,也是文人描绘女性的形象比拟物。清代周推廉有:
     小鬟衫着轻罗,发如螺,睡起钗偏髻倒唤娘梳。一幅古代优闲的《仕女图》活脱脱地跃然纸上。
      不但中国如此,西洋世界的贵族仕女装也是如此。看她们高耸的螺髻,那些都是十八世纪欧洲社会的典型标配。

    不系舟 Non-moored boat
       延平梅山坡“府学书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