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源自“不系舟”微博《徘徊苏小小墓》

(2019-03-14 16:21:02)
标签:

杂谈

源自“不系舟”微博《徘徊苏小小墓》

几次到杭州,都在西泠桥边苏小小墓冢空穴旁徘徊。我只知在西湖“平坟运动”中被铲除。但“墓虽已去,名仍留存”。在这里,千六百年来追抚着多少文人墨客的牵肠挂肚。

现在的这座苏小小墓是改革开放后,根据南朝苏坟旧式在原址上重修的。

六朝时代,刘伶纵酒,嵇康抚琴,阮籍佯狂……竹林七贤崇尚清谈和玄学。他们张扬个性,一派“真名士自风流”的率情任性。

在“令人长忆”的谢朓发出清新俊秀的歌吟时,一位名叫苏小小的青年女子也在覆盖着布幔的油壁小车里,底沉地吟出“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的身世表白。后人称之为《苏小小歌》。

她妙嫚地在湖边松林间自由穿行、观赏,不受世间礼教的束缚。把自在的行踪和意趣独然标饰于世,不能不说是那个时代的奇迹。

但“油壁车”和“青骢马”的友情只是短暂的欢愉。不很久便淡出了世人的视野。苏小小固有的对社会、世俗、人情的认知获得了无误的验证。

同时也让后人据此,发出对苏小小的无限想象。别人视为非善之地,却是她安生立命的场所。以自己的性情陶醉于西湖山水。

就苏小小的短促生命本质而言,对阮郁的一往情深是出于她善良的本能;资助鲍仁进京赶考,则是出于她的慧眼识人。

这些千六百年前的故事铺陈,敷衍出了年方十几岁的钱塘女的全部故事。构成了奇女子的奇异之处。但所有这些内容,都不是她追求的主旨,她爱山水爱大自然。这是她永恒的向往。是他永恒的亲朋,只有在这个无比博大的空间里,才能盛得下她的大自然和大自由。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女子,大性情”。

在天下所有女子被压抑,甚至被蹂躏的时代。谁能如她这样自在地张扬自己的心情?她对人生的透彻和轻松的理解也让须眉不及。所以她让后人仰望企及,让后人羡慕不已。

因为理智,她与阮元之谊无果而终,她对此没有要死要活。“不求天长地久,但愿曾经拥有”。这种当下小资的价值观,奇妙的在苏小小身上有着鲜明的印记。你可知道,这个错位的历史时空可是相差一千六百年?

生命的真乐趣,对于“交乃浮云,情犹流水”的俗世认识。只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而她与生俱来的这一种价值观的过人之处在于:是出于理智而不是出于激情,是清醒的选择而不是感情的俘虏,是听从内心的呼唤和需要,而不是受世俗的影响。

“家住西泠妾姓苏”,对身不由己的家庭出身,她心平气和,对“非金屋之命”的认知不是认命无奈,而是淡定从容。

无名氏《忆江南》中有:“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而她敢于与命运抗争,出于污泥而不染。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佳人。

这种超越现实生涯的与众不同,以独特的行为方式和认知态度,显示自己存在的价值。以精神的升华取代身体的困窘,一旦能自主地把握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虽败犹成,也就如“朝闻道,夕死可矣”使然。

生命的真谛其实不在乎长短,而在于死时的无憾。生活的要义在于质量。在于不重复逝去的时光。在于不停歇的追求。太阳每天升起,日子不能每天重复。

西湖之美不仅在于山水,也在于人文。在张苍水、岳飞、于谦、秋谨等人的正气之外,也有林和靖的梅妻鹤子的闲情逸事。也还有苏小小的潇洒与浪漫。

一颗弱小的流星在茫茫星空划出一道光芒,能经历千六百年而不衰,可见她永恒的魅力。她最终与西湖结合在一起,这正是西湖的奇妙之处。

在西汵桥畔苏小小墓冢六角亭上留下众多名人的感言,白居易、李贺、元好问、徐渭、袁枚……仰慕、怜惜、怀旧、叹息……

其实她没有哀怨、空寂和幽冷,也不惧怕死亡。其中只有李贺的一句“无物结同心”,庶几可以道出苏小小的高远。

苏小小墓几经劫难,如今依然静立。湖边波澜不惊,于此同心的祈望和对自由追求的精神向度,诗化了周边的景致。

那段传唱千六百年凄美的西湖情歌,穿过历史的时空,将永世继续唱下去。依然在山水之间回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