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源自“不系舟”微博《悲壮的崖山之战》

(2019-02-15 14:22:09)
标签:

杂谈

源自“不系舟”微博《悲壮的崖山之战》


      自古以来,没有一个朝代在灭亡之时,有如宋朝这般悲壮,皇帝以及十万军民集体自杀。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呢? 
       (1273年),在刘整、吕文焕等南宋降将的大力配合下,历时六年的襄阳之战结束。元军攻下襄阳后,元世祖忽必烈任命中书左丞、同知枢密院事伯颜为主帅,节制所有南下大军。
      在南征大军中,刘整、吕文焕等汉人降将发挥了重大作用。他们熟悉宋军的情况,可以利用他们招降其他的汉人将领,他们表现出格外卖力。
       面对来势汹汹的攻势,南宋朝廷文武大臣纷纷建言御敌。不过,权臣贾似道刚愎自用,罢免京湖安抚制使汪立信,转任自己的亲信。朝纲混乱到如此地步。宋廷不是调集军队加强防御,还在进行内耗。
       伯颜大军抵达新城后,守军在都统边居谊的指挥下,进行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城内三千名守军全部阵亡。
      为震摄宋军,元军在伯颜命令下,实施屠城,城内百姓无一幸免。
      在残酷的“屠城令”的威慑下,沿途州县望风而降,元军一路势如破竹。为了加强临安外围的防御,宋廷向各地发出“勤王诏书”,有三支军队积极响应。
      一是驻守郢州的张世杰,他被任命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二是江西提刑文天祥,他被任命为江西安抚副使兼知赣州;三是湖州提刑李芾,他被任命为湖州安抚使兼知潭州。
      然而,(1275年)年2月,太皇太后谢道清、宋恭帝赵显奉传国玉玺,率百官投降。就在临安城投降前夜,益玉赵罡、广王赵昺在附马都尉杨镇、国舅杨亮节的保持下逃出城外,逃往婺州,后又至温州。为宋朝留下一丝血脉。
      在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建议一下,让赵罡继位为宋端宗,为还在坚持抗元的各路兵马有了共同的旗帜。
      不久,因政见不合,文天祥被排挤。他组织军队在江西、广东等地与元军展开交战。后终因寡不敌众,为元军所俘。
      1278年4月,宋端宗驾崩,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拥立赵昺为帝,迁徙至崖山,被认为是南宋最后一支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抵抗力量。
      与追击而至的元军水师在牙山银洲湖海面进行决战。1279年1月,元军突击崖山岛上的西山泉,切断了宋军的淡水供应。眼见大势已去。丞相陆秀夫为了避免重蹈临安城朝廷投降受辱的覆辙。拒绝了张世杰突围的提议。万般无奈之下,张世杰含恨离去。陆秀夫穿上宋朝官服,登上御舟,背着小皇帝跳海殉国。
      皇帝和宰相投海自尽,流亡了三年的最后的十万大宋臣民陷入了绝望,但没有一个人投降,他们做的最出乎意料的选择投海殉国。十万宋人用生命为逝去的宋朝殉葬。千百年来,没有一个王朝更迭,如此惨痛。
      崔山海战的影响是巨大的,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拐点。那个繁荣璀璨,文明程度至高的宋朝,被疆域空间,等级森严的元代取代。
      十三世纪蒙古铁骑,几乎席卷了整个欧亚大陆。在接连剿灭西夏、大理、金国后,给予宋朝最后一击。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达三个世纪的分裂格局,完成大一统。开创了一个“舆图之广,历古所无”的大元帝国。
      在多次拒绝元廷招降后,至元十九年(1282年)寒冬,文天祥被押往大都紫市,慷慨就义。

      不系舟NMB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