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一世纪,当时的罗马皇帝恺撒大帝有一件由中国丝绸做成的袍子。有一次,恺撒大帝穿着这件袍子去戏院看戏。一到戏院里,他身上的那件艳丽华贵的袍子立刻就吸引的戏院里的观众。人们竟然放弃了看戏,纷纷站起来围观,赞叹不已。
从上可知,中国早在秦汉时就已开始与西方沟通。到了公元六世纪中叶,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执政期间,由于波斯人出售丝绸的价格比过去高出很多,拜占庭吃了大亏。这就促使拜占庭想解决引进生丝生产的问题。
史料记载:印度和尚到达君士坦丁堡,向查查丁尼皇帝献策。说他曾在中国新疆一带住过很久,悉心生丝生产方法。只要将蚕卵带出并有桑树就可以在本地产生生丝。
后来,中国丝绸不断输入到西方各国。立即博得了西方各国人们的喜欢和赞赏。他们都把中国丝绸视为无比美好的珍品。称之为“东方灿烂美丽的晨曦”。
于是,中国丝绸一下子成了西方上流社会人士得之为荣的稀世之宝。
但是,古代西方人并不真正了解丝绸究竟产于何处。他们更不了解丝绸是怎样制成的。古时的西方甚至有一种谬传,他们把丝说成是由树叶或者竹叶造成的。
连有名的西方史学家也仅仅推断出丝是来自一种动物身上的东西。后来西方人从当地的贩卖绸缎商那里得知,这种名贵的丝绸来自东方的一个大国。但是却不知道这个东方大国的称谓。于是,西方人就称之为“塞丽丝”。
塞丽丝一词是希腊语词汇,意思就是“丝绸之国”。
并且“塞丽丝”这种称呼一直在西方流传至今。
不系舟于2019年将此文稿补完。
延平梅山坡“府学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