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工艺|浅谈洁净手术部规划与设计

标签:
医疗工艺医疗工艺设计医院建筑设计 |
分类: 行业资讯 |
医疗工艺设计
医院手术室一般可分为门急诊手术室、日间手术室、住院手术室等,为方便医院手术部统一管理以及麻醉师的工作统筹,很多医院将以上类型手术室纳入手术部的范围或者相邻设置。
而洁净手术部是由洁净手术室、洁净辅助用房和非洁净辅助用房组成的独立功能区域,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也是医院的核心医疗单元。
洁净手术部简介
洁净手术部是通常采用空气净化技术,把手术室、洁净辅助用房环境空气中的悬浮尘埃与微生物浓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手术室。
洁净手术室包含正压手术室和负压手术室,可通过调整送-回-新-排风量来调节手术室内部的压力状态,以实现正压和负压状态。
正压手术室主要用于保护手术患者不受外界环境影响,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负压手术室常用于感染和重度污染类手术室,需降低手术对其他区域患者的影响,同时手术室按照净化级别划分以适用于不同的手术类型。
手术用房等级与手术类型
设计规划要点
洁净手术部的设置规模根据《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要求宜按病床总数每间50床或外科病床数每25床-30床设置一间;
同时可根据外科床位数、平均住院日按公式:A=B*365/(T*W*N)进行计算。(A:手术室数量、B:外科床位数、T:平均住院天数、W:手术室全年工作日、N:平均每间手术室每天手术台数)
一级流程组团关系
手术部应独立成区,宜与相关的外科护理单元、急诊、介入治疗科、ICU、病理科、中心供应室、血库等有便捷联系。
一般设置在医技楼的顶层、住院楼的裙房部分或者住院楼的主楼内,便于和相关科室联络;
洁净手术部需要考虑预留净化空调机房区域。
ICU与手术室一般设置在相同或相邻的楼层,便于输送术后需要监护的病人;
急诊科与手术室关系紧密,两者之间最好设置直达的急救电梯,方便病人在紧急情况下的救治;
供应中心与手术室适宜平层或在手术室下方设置。通过专用的洁梯、污梯使手术室术后污物与消毒后的无菌物品能快速到达相关区域。
手术部平面布置形式
根据手术部平面布置形式可分为:
单通道形式,整个手术部仅设置单一通道,即手术室进病人的门前设置通道,将手术后的污物经就地打包密封处理后,可进入此通道。
双通道形式,即手术室前后均设置通道,将医务人员、患者、洁净物品供应的洁净路线与术后的污物路线分开。
集中供应无菌物品的中央环岛式,围绕着无菌物品库房进行布置,无菌物品供应路径最短。
手术室带前室模式,使用起来方便,减少了交叉感染,但需要较大面积。
手术室层高、面积建议
手术室净高一般为2.7m~3.0m,DSA手术室净高一般在2.9m~3.0m;手术室楼层由于管线较多,楼层高度建议为4.5~5.0m;手术部的总建筑面积可按每间手术室200~300估算。
医护人员测算
洁净手术室应规定和控制室内医护人员的设定人数,设计负荷以设定人数为基础;
设定负荷可按以下人数计算:级12人~14人,级10人~12人,/级6人~10人。
手术部医疗工艺流程图
除此之外,20世纪70年代美国创立的洁净手术部“中心岛”思想形成了中央岛型手术室。
这种形式的手术室设置无菌物品专用通道,消毒后的无菌品由洁净物资电梯运送到无菌品存放区域,由专门的护士对无菌物品进行存放和分发。
手术室外廊为污廊,手术患者、医护人员及污物流线置于外廊。
此类型手术室物流流线清晰,有利于对无菌物品的管理,但对面积和人力成本要求较高。
中央岛型手术室
净化空调系统
为了使洁净手术部区域保持所需要的温度、湿度、风速、压力和洁净度等参数,将向区域内不断送入一定量经过处理的空气,以消除洁净室内外各种热湿干扰及尘埃污染的系统。
净化空气处理示意图
不同级别的洁净手术室对净化空调系统的主要配置要求也有所不同,/级洁净手术室需要每间采用独立的空调系统,/级洁净手术室可以2间~3间合用一个空调系统,负压手术室、正负压切换手术室需要每间采用独立的空调系统;每间手术室需要设置排风系统,正压手术室的排风量不低于250m³/h,需要排除气味的手术室排风量不低于送风量的50%;级洁净手术室的两侧回风口宜连续布置,其他级别手术室的两侧回风口每侧不应小于2个,宜均匀布置。
专业始于专注。
香港澳华在规划、设计、建设时充分结合医院高品质医疗服务发展需求,为医疗健康事业领域提供高质量全过程咨询和设计服务,为中国建设更好的医院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