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一个特殊的群体

(2022-05-24 04:02:48)
标签:

杂谈

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并不一定处于贫穷的状况,甚至,他们可能也拥有体面的职业。可是,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却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造成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们的孩子得了某些特殊的疾病,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社会的偏见。

为了让孩子尽量不受到来自外界的歧视,他们一方面带着孩子四处寻医问药,一方面又不得不对外隐瞒孩子的病情。

他们的孩子所得的,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是,他们的体内缺乏某种维持生命、代谢、生长及性征发育所必须的激素,或生产这类激素的腺体遭到不可修复的破坏,使他们不得不终生靠药物替代治疗。那些患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得靠皮质醇维持;那些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得靠甲状腺素维持;那些糖尿病患者,得靠胰岛素维持;那些性腺发育不全的,得靠性激素启动青春期及维持性别特征……最惨的是那种由于肿瘤、手术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垂体柄阻断的,由于多种垂体激素缺乏,他(她)所需要的替代药物,则不仅仅是单一的某种激素了,而一年到头所需的花费,更是远远超出了单一激素缺乏者。这个特殊群体的孩子一旦成年,面临的求学、就业、择偶,会比正常的孩子难得多。试想,假如一家就业单位得知应聘的对象是个糖尿病之类的患者,老板怎么能不踌躇再三呢?而选择这样一个人作为终身伴侣,更需要三思而后行了。正因为如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往往对孩子的疾病讳莫如深。

自从从事儿科内分泌专业以来,不断亲历那些患儿家长的心路历程,看到他们从最初获悉孩子患病时的怀疑、否定,到悲观、绝望,到渐渐地接受,然后强打精神和孩子共同面对这意外的打击,默默地配合医生接受治疗……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多么特殊的群体,他们很弱势,很孤独,很无助。他们需要医生格外的关爱,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同情。而在我们这个社会,除了医生,他们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倾诉渠道。于是,在就诊时,他们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对于孩子的病情和自身的烦恼诉说个没完。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已经不再仅仅是孩子的医生,同时也兼任了家长的心理医生。因此,看一个内分泌病人,比看一个普通儿科病人,要花许多倍的精力。

记得一次接诊一位九岁男孩,因Rathke囊肿在外院接受了手术,术后出现多垂体激素缺乏:促甲状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导致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导致个子矮小,抗利尿激素缺乏导致尿崩症。母亲原以为,孩子患的是良性肿瘤,手术摘除就万事大吉了,没曾想却出现术后并发症,由于垂体的破坏,必须一辈子靠药物替代。她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在我们面前,她无法掩饰悲伤绝望的情绪,欲哭无泪。我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都只有她一人带着孩子来就诊。我想,此时,柔弱的她多么需要一个坚强的臂膀和她共同承担如此沉重的压力。但我也知道,有一些父母就是因为孩子患了这种病相互埋怨,最后分道扬镳的。

我这里还接诊过好多位特纳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家长最初得知诊断结论,仿佛当头一棒。然而大多家长默默接受现实,积极治疗。患儿往往在不到十岁时就开始生长激素治疗(越早确诊和治疗对身高改善帮助越大),然后在青春期的年龄给予性激素替代。如果不治疗,后果便是身材奇矮(我见到过成年身高不到130的患者)和没有女性特征。经过治疗后,女孩身高可以达到150cm以上,并且具备女性体态(当然大多没有生育能力,因为没有子宫或子宫呈幼稚型)。最早接受治疗的女孩,如今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和我成了朋友。她们得一辈子接受性激素替代,直到进入正常女性的绝经期。这是她们终生的隐私。当她们过了在我这里治疗的年龄后,我会给她们点对点地介绍给成人内分泌科的同事,让她们继续治疗。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儿内分泌医生,我同情这个特殊的群体,但我能做的却很有限。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儿科界对这方面疾病的认识越来越多,全国从事小儿内分泌疾病诊疗的医生也逐渐增多。我是这个诊疗大军中的一员,将和我的同仁们一起,来共同面对这个特殊群体,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尽一份绵薄之力。比如,不定期地举办相关知识的科普讲座,邀请患儿和家长参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孩子和家长树立信心:只要坚持治疗,孩子是能够和正常人一样顺利成长成才的。建立相关疾病的微信群,为同病相怜的家长提供一种交流和宣泄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家长们可以抱团取暖、互通信息。他们会觉得,虽然在整个社会他们属于罕见病或至少是不太常见的疾病,但在这里他们是一个群体,他们并不孤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