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博友书海拾趣的文章《不要让孩子在亲密关系中做选择》,勾起我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那时,寒寒还是个读初中的少年,建伟还没出事,我们一家三口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
不可否认,建伟是个好男人,对家有责任,对我一心一意。可是他最大的毛病就是脾气臭。他有时候伤人伤得挺厉害的。
在他的事业走下坡的时候,我的事业顺风顺水。他的心理落差比较大,以前我在他面前可以任性,然而从那以后我几乎事事迁就他。但这样一来他的坏脾气反而变本加厉。
有一回医院同事小夫妻来家里玩。那天不知他哪根筋搭错了,当同事跟他打招呼时,他居然撂下他们,自己一个人进了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房门。把两个同事搞得讪讪的,坐了没多久就起身告辞。把我气得差点吐血。我跑进寒寒房里哭诉。寒寒放下作业,听我讲了全过程,他也说爸爸做得不对。我问寒寒,要是爸爸妈妈哪天离婚了,你跟谁?
寒寒沉默良久,缓缓地答复我:妈妈,如果非要选择的话你知道我一定会跟你的。就是想想爸爸也蛮可怜的,他离了婚肯定不会再找人结婚,一个人孤零零的,将来老了就成了孤老头。
寒寒的话让我冷静下来。我想我把我和建伟的矛盾、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儿子,而且还要他做出两难的选择,真的不应该。说到底,寒寒是深爱爸爸的,但又不能不顾及妈妈的感受,他小小年纪能够这样回答,不知内心有多么纠结和无奈。
没多久建伟向我做了检讨。他承认他自己心情不好,故意让我下不来台。他这是恶作剧,大概是想让我的同事知道我这个副院长也有软肋。
对于他种种不可思议的所作所为,只有试着去理解。建伟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性格孤僻,朋友很少。他没有兄弟姐妹,母亲早几年已去世,他和父亲势同水火(父母长期分居两地)。大学毕业后起初事业顺利,后来一路下滑,自信心大毁。他在我这里闹点小性子情有可原。其实男人说到底就像小孩,在承受压力方面女人似乎更胜一筹。为了家的太平,为了寒寒,我继续选择了迁就和宽容。
两年后的某一天,建伟出车祸客死异乡,没留下只言片语。我无法揣度他当时的想法(假如他弥留之际还有一点意识),但我深信他该有多么的不舍和万般的牵挂,他知道我胆小怕黑,他出差在外总不放心;寒寒刚上高中,面临上大学、就业、成家;他还有一个从没履行过父亲义务却不得不赡养的老父……所有曾经对他的怨言都随着他的离去而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思念,还有一些悔恨,恨自己没有对他更好一点。
如今,我和寒寒还是会时常提到建伟,他是我们共同缅怀的亲人。我在想假如当初我一意孤行和建伟分开(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寒寒恐怕会恨我一辈子。避免孩子在亲情中做两难的选择,的确是理性的家长之所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