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徐主任请客,在印象丽都,为科里要出去的小文送行,为今年的新人方蓓、从杭州规培回来的章懿和邵敏接风。一同赴约的有老毛、翁静、聪哥、刘军,还有我。
我原本不想参加。每逢周五晚上,我都喜欢早早地休息,为周六的专家门诊养精蓄锐,但想想徐主任难得请一回客,又是招待小年轻,既然请了不去捧个场也不太好。况且同事们在一起,人也不多,没什么负担。
到场的十个人当中毫无疑问我最年长,接下来是老毛,比我小4岁。我俩是60后。徐主任,比我小一轮,是70后。翁静和聪哥,80后。然后余下的都是90后。方蓓最小,是98年生的,不过据说这小女孩是个学霸!职称上我和老毛、徐主任正高,翁静(08年参加工作)副高,聪哥(13年参加工作)主治,余下的就是住院医师啦。刘军(15年参加工作)明年有望升主治,他似乎对小儿内分泌专业有点感兴趣。
章懿和邵敏大学毕业在我科工作1年后去省城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期三年,结束后回到医院,回到科室,接下来他们就要挑大梁了。明年要送方蓓去规培,三年后回来又是一员干将。目前在省城规培的还有晨晨、谢楠、王红等人,他们明后年回来。
小文是中医专业的,在我们这样的西医儿科病房呆了一年,接下来要去中医儿科门诊坐诊。医院原来的中医儿科徐医生今年退休了,人手有了空缺。小文是个做事认真、为人和善的小姑娘,她离开科室大家都舍不得。
看到科室年轻人在成长,而且爱岗敬业,我感到十分欣慰。儿科的未来就靠他们了。我们儿科是个大科,一幢儿科大楼,有门急诊、三个病区,医生护士加起来得有七八十个,其实就是一个小规模的儿科医院。我们时常开玩笑称老毛为“毛院长”。老毛担任主任这十多年科室业务发展很快,人才梯队架构也很合理。年轻人的后劲是科室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对年轻人要多加呵护,留住人才。
东道主徐主任虽然因为参加院务会姗姗来迟,不过她拿出了家酿的梅江烧酒和自己浸泡的杨梅烧酒招待我们。这杨梅烧酒度数低,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老毛、翁静和小文喝白的。说起周一晚上吃烧烤,我说我还是头一回吃烧烤,没想到还蛮好吃。那次是刘军请客的。老毛说下周一晚上开完科会他请客,再去吃。我说不去不去,我还想减减肥。
虽然相聊甚欢,吃得尽兴,不过大伙儿喝酒还是注意了分寸。就最小的方蓓喝得有些多,因为她居然以为杨梅烧酒是饮料,她说这么甜的怎么可能是酒呢?太可爱了!我是浅尝辄止,毕竟第二天任务比较艰巨。
晚8点多,宴会结束。我告别众人,滴滴打车回家。今天周六,比往常空了些,一天才看了83个,傍晚五点准时下班。看来我的旺季到了收尾阶段,我也有个喘息的机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