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周日,和几个好友驱车前往位于女埠街道的一个古老村落——渡渎。
下车,走进村子。扑面而来的,不仅是清新的空气,还有淳厚的民风。几位上年纪的老人家看我们是城里来客,主动陪着我们走街串巷。原以为一个村子能有多大,不曾想绕村走一遭颇花了一点时间。村里零星分布着一些明清建筑,它们宛如众星捧月般围绕着章氏家庙和余庆堂。老人们对这些历史文物如数家珍。
我一直好奇,为啥村子取这样古怪的名字。老人告诉我,该村是北宋末年为避乱方腊起义由睦州青溪渡渎(今浙江淳安境内)迁移至此,村名沿用旧名,意为不忘祖业。始迁祖章三七担任地方官员,并将祖坟迁入,从此章氏在此繁衍生息。到了明朝,渡渎章氏已然成为望族。章氏世代崇学重教,出了很多名人志士,其中最有名的是明代官至礼部尚书的教育家章懋。
古人实在了不起。当时从异地迁入,想必是事先经过反复考察、看过风水吧。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有其道理,否则怎会如此的地灵人杰、名士辈出。渡渡村有三个自然村,渡一村为上首之地,余庆堂就位于渡一村;渡二村有章氏家庙;渡三村居渡一左下方。全村现在的常住人口有3700人,如果加上在外工作、创业的,总共有8000多人,这当中颇有一些响当当的人物呢!
如此庞大的村落,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不过渡渎人没有刻意地宣传。村里依旧保持着古朴的风貌。村民见了外来者,都会露出善意的微笑。这里长寿老人很多,随便看到一位老者,一问年纪多在八十以上,甚至九十多岁。比如陪我们参观的老者就已经93岁高龄了,他说他还每天去地里干活。
走得有些累了,我在一个大樟树底下稍坐。冬日的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晒在脸上,暖洋洋的十分舒适。周遭安静极了,连狗也没有吠声,懒懒地趴着晒太阳。在这里坐着发发呆,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
估计这是年前的最后一游了。告别古村,几个老人还依依不舍地向我们挥手。或许,日复一日地做相同的事,看相同的人,他们实在是太寂寞了,于是才希冀跟我们这些偶尔闯入的外人聊聊天,倾诉倾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