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墙建设

分类: 德育经纬 |
班级文化墙建设
一、班级文化墙的作用
一是作品展示交流。在教室的墙壁上开辟文化园地,根据情况适时更换,由各班级推选出优秀作品张贴,主要是学生的绘画、书法、练字、作文等作品,以及班级新闻、观点、采风写意、旅游写实等,进而展示出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相互交流。
二是目标展示激发。在教室内部的墙壁上张贴班级名言警句、班风、学风、班级目标,丰富教室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自我管理锻炼。把文化墙的管理全部交给学生,由班干部和小组长具体负责,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动手协作能力。
二、班级文化墙的组成
班级文化墙分为外墙文化和内墙文化。外墙文化主要分布在教室对应的外墙部分,它包括班级名片和外墙瓷砖上的涂鸦之作。班级名片在前门右边的墙壁上,主要有全家福、班训、班徽、班主任照片和寄语、班级荣誉、流动红旗等几个内容;外墙瓷砖文化主要是契合各年级德育主题的涂鸦之作(初一是习惯,初二是自信,初三是目标),这些都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墙文化主要是教室内墙部分,具体组成八大板块下面重点详谈。内墙文化是班级文化的重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外墙文化是一个人的外表的话,那么内墙文化则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是这个人的性格、内涵、精气神,是这个班级灵魂所在,也最能反映一个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良苦用心。
三、班级文化墙的板块设置
板块一:荣誉告知区
教室前面黑板左右的两块区域为荣誉告知区,主要张贴除“班级四表”之外的奖状、文件、通知、目标等内容。左面主要为目标、奖状之类,右边主要为通知、文件之类;
板块二:书画作品区
软木板左面、前后门上方以及右面墙壁的两个窗子之间的墙壁部位为书画作品区,主要张贴学生的书画作品。
板块三:阅读交流区
书橱周围为阅读交流区,主要以电子稿张贴读书的心得体会、美文时文、小创作,或以读书卡片的形式展示新书推荐等。
板块四:软木板专区
软木板作为专区,主要张贴学生个人各类表彰,采风归来、异域风情、我的小确幸等等的照片,配上适当的介绍文字,与大家一起分享。把图片粘到一张白纸上,上面为图片,下面为相关说明。
教室所有瓷砖部分为小组文化展示区,其中右面墙壁的下方瓷砖部分、左面墙壁的瓷砖部分和后面黑板下方的瓷砖部分,主要为班级小组文化,信笔涂鸦。前面黑板下面的瓷砖,可以是关于习惯、细节等方面的简洁的名言警句,字数不能多,配图大写意,图案不能花哨。
相对于国家而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才是他们的灵魂;相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规是这个家庭的灵魂所在;那么,对一个班级而言,这个班级的文化精髓无疑是这个班级的灵魂。学生在一个较好文化氛围的班级学习,他们感到开心,因为这是他们成长的精神家园;同样,一个老师在这样的环境里授课,他也是开心的愉悦的,效果是好的。
板块六:手抄小报区
教室右面墙壁的瓷砖上面墙壁部分为手抄报展示区,主要张贴学生根据有关主题制作的手抄报;http://s15/mw690/006ZvOA8zy7rHSHAQwube&690
板块七:百家争鸣区
(1)班级小讨论:这个可以由老师每周、每月出一个话题,让孩子们各抒己见,在漂亮的纸上写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搞成班级小讨论区,就某一个话题,发表意见,可以分为正方、反方和可以怎么做等小区域。
(2)班那些事儿:我们班最近发生什么事了?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这个可以由班干部来设计话题。
这个可以在后面黑板的右下角单独留一块,书本大小即可。也可以放在书橱左侧木板上。
板块八:能工巧匠区
摆放绿植的桌子为能工巧匠区,桌子上除了摆放绿色植物外,还可以摆放学生做的创造发明、手工作品;如果摆放不下,放在书橱的平台上也可以。通过这种展示,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或激发孩子动手操作能力。
http://yzmflzq.blog.163.com/blog/static/216053042201621192410646
班级文化墙解读:
板块一:荣誉告知区。
目标、奖状,通知、文件等的张贴上下要与黑板的上下沿齐平,要有好的视觉效果;
板块二:书画作品区
因空间有限,所以请同学们根据张贴空间取材进行创作,灵活粘贴。
板块三:阅读交流区
主要在书橱周围。
板块五:小组文化区
http://s14/mw690/006ZvOA8zy7npu0yWmh3d&690
2.核心品质(精神、素养)词语,主要是本小组几个组员的共同价值取向,或积极的精神状态。比如,我们组的是“友爱互助”;他们组的是“拼搏进取”“团结”“责任”“包容”“厚道”“正直”等。
3.初一、初二学生的个人目标是班级和年级目标,括号里以坐标的形式书写。例如(3,15)就表示我在班上要争取第五名,在年级要争取第15名。
目标为班级目标,包含年级目标和全区班级目标。在括号里以坐标的形式书写,例如:(1,1)。
4.初三学生的目标就可以写成年级名次加上目标学校,例如(3,南京一中),就表示我争取每次考试在全年级排第三名,我的理想学校是南京一中。
针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补充:
1.各班成立班级文化建设负责小组;
2.分工(创意组,画画组,写字组,资料组,等);
3.手抄报,全体参与,选好的;可以针对新学期,教师节,即将到来的中秋节等都可以;
4.创作时间,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午间,自习课,放学后的部分时间(要与家长沟通,注意安全)。学生自习课创作时要遵守纪律,不得影响他人。
5.班主任把关,审核,具体由学生创作。
6.时间节点,第二周周末完成。
7.针对初二初三新班主任而言,多问问班干部,他们有经验;针对初一班主任而言,多问问组长,多问问老班主任。
教室外墙文化
每个班前后门对应的外墙区域涂鸦之作主要契合学校每个年级育德目标(初一为习惯、初二为自信、初三为目标)
板块六:手抄小报区。
手抄小报原则上一个月更换一次,具体也要结合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或是结合传统节日、“八礼四仪”“核心价值观”等。
板块一:荣誉告知区
板块三:阅读交流区
板块五:小组文化区
板块七:百家争鸣区
班级名片(样稿)
http://s1/mw690/006ZvOA8zy7nrtQOG5y50&690
【备注】
要准备的材料
①清晰的班级合影;②班训;③班徽;④班主任生活照片;⑤班主任寄语;
⑥班级活动荣誉。例如:1.“12·9”大合唱一等奖;2.运动会团体一等奖;3.获得4月5月6月文明班级称号,等等。(这些称号都来源于你的奖状)。
新接手的班主任请向原班主任或组长索要班级荣誉情况;
【几点提醒】
1.上交材料要求:每个班一个文件夹,文件夹里有全家福照片一张、简洁凝练的班训、电脑画的清晰班徽、班主任生活照一张、班主任寄语、初二初三的上一年度的条目式的班级荣誉等。
2.照片必须是相机拍照,清晰、像素高;班级合影穿校服,每个学生的头部要清晰;不能把照片放在word文档中;荣誉中不能有错别字,不能有病句;序号和文字之间用小圆点,不用顿号;
3.如果照片不清晰的,请三个年级组长(谢组、江组、周组)分别与严颖、陈家昆、徐丽老师联系照相;
4.时间截止:本周五(9月7日)下午4:00上交所有材料,交给组长,组长打包交给德育处;
5.初一老师不用准备“班级荣誉”一栏,但初二、初三的荣誉一栏须更新。
补充
1.什么叫班训:班训:
训,从言从川。“川”本指“归向大泽大海的水流”,引申指“归顺”。“言”指“劝说”“说教”。“言”与“川”联合起来表示“劝说(人们)归顺(王者)”。
本义:用言语(贯通)使人心思如河流般流淌顺畅,即劝说归顺,也就是说教、教导。
班训:是全班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班训是一种口号,激励学生学习的,比如“好好学习”, 表达了班级师生共同的期望和追求。
班风:是指某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和整体氛围(或特色风格)。是一种风气。班风一旦形成对班集体和集体所有成员都有一种心理上的自豪、自律和制约作用,它是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全班同学共同和长期努力逐步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其实就是班集体的精神追求。 班风的形成经历:生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这三个时期是一个集体形成自己的风格的过程。
班规:是指班级的规定,对集体学生都有约束力的规定。
班徽:班徽就是一个徽标,通常来源于班级的口号,它是一个班级的标志,代表了一个班级的形象,一个班级的灵魂,标志着大家从属于一个班级并且团结一心。它是整个班级的精神的提炼,是班级个性文化的集中展示,能够反应大家的共同追求和大家共同的归属感,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是班级活力和荣耀的象征。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期初报到统计表
http://s6/mw690/006ZvOA8zy7nrt55MCFe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