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鹿洞与欧洲文字的创立

(2023-12-14 12:58:39)
分类: 历史文化

白鹿洞与欧洲文字的创立

钟阳

白鹿洞书院主讲、宜春籍张自烈(1597-1673)依宣城籍梅膺祚(1558—1634)的《字汇》的文字编排检索法独创了《字彙 huì 辯》,交广东连州书商廖文英以《正字通》之名于白鹿洞刊印。廖文英以刊印者而伪称作者,并将《正字通》献给康熙,康熙派张玉书、杨廷敬等三十余大学者进行订校后,自负“善兼美具,可以奉为典常而不易者”而改名《康熙字典》。如果说《字汇》是中国字典史上的曹洞宗,那么,《正字通》——《康熙字典》则相当于中国字典史上的临济宗,影响极为深远。《字汇》一书较前代的《说文解字》、《玉篇》、《类篇》等字书,无论在编排、注音、释义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为明代至清初最为通行的字典。《康熙字典》出,《字汇》遂隐没不显。1755年英国汉学家约翰逊对照《康熙字典》每个字的字义与含义及读音编篡了《约翰逊英语词典》,《康熙字典》有多少字,《约翰逊英语词典》就有多少字,现代意义上的英语就这样诞生了。很多英语单词读音与汉字几乎完全相同,或者内涵相同。约翰逊的工作为词典编纂者奠定了基础,后来英语词汇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和发展的。《牛津英语词典》的编撰所继承了约翰逊的编辑方法。

有人认为英语是福建方言发展起来的,其实,福建语反映了古代汉语发音特点,英语依康熙字典造英文单词,自然与福建语有很多相合处,不足为奇。福建人因临海而经商四海,到欧洲很多地方聚居,语言相通处自然常见,况且几千年来欧洲本身一直与中国有很密切交流,语言相通处颇多。

为什么英语单词要锚定汉字来创造,因为圣经说伊甸园在东方,那时西方认为中国即伊甸园,汉字是伊甸园的文字,是神性的文字。其简洁、高雅、内涵,远非印度、阿拉伯、波斯、拉丁等拼意文字可比拟。《约翰逊英语词典》被誉为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的“里程牌”——“这本书影响了其他一切”,它把文学品质通过词典的形式呈现给了世界。

莆田籍的黄嘉略被招聘到法国,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将《康熙部首》《康熙字典》两部书分组分类编号,让西方人按照这个编号开始学习中文。此外,黄嘉略还创建了拉丁文(当然不排除有其他传教士功劳)和法语的中文字典。自此以后,欧洲几乎每一个国家就都有了一本中文字典。然后,根据中文字典进行翻译、系统创造本国书面语言文字的工作便开始了。

1843年,英国人亨利·乔治·里德尔和罗伯特·斯科特替希腊人编写了第一部希腊语词典叫《希腊—英语词典》(被称为“纯正希腊语”)。1974年,希腊官方却宣布它无法胜任语言功能,所以废弃了这种希腊语。1748年,德国传教士魏继晋编写了《德汉词典》。随后1781年约翰·克里斯托弗·阿德隆出版了第一部德语字典。1852年起雅各布 ·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开始编辑最广泛的德语字典。这部著作一直到1960年才完工。无论是拉丁文,还是欧洲各国语言,它们出现字典(文字出现语法字形发音统一)的时间都非常短。拉丁语初步定型于400年前(而非西方所称2500),而法语英语德语则于两三百年前初步定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