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宣教战略下的圣经编造
(2023-08-19 11:41:28)分类: 儒学与哲学 |
以儒宣教战略下的圣经编造
钟阳
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西欧天主教传教士重入中国,在长达130年传教之际,并未见有圣经中文译本出版,只是在他们的中文著作中和供信徒诵读的问答中引用了一部分经文。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到19世纪初年才开始着手将圣经翻译成中文,最早的中文译本在1822年出现,译者为在印度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士曼。这是为什么?当时中文是世界语,传教士基本懂中文,澳门也被葡萄牙所租用,既然来传教,当然要把翻译耶经当头等大事。其实,明末传教士已基本把耶经翻译成了中文,只是当时耶经极其单薄、简陋,甚至粗鄙的,缺乏逻辑,不成体系,难以为中国人接受。所以他们谎称耶经不只这些东西。当然,其中一些预言等内容也是本有的,确实很有价值。
在明清时基督教不敢称其经典叫圣经,只敢叫耶经。但经过几百年时间孜孜孜不倦地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把新造的耶经内容传到欧洲,尤其是巴黎与梵蒂冈,由西方继续打造,耶经终于脱胎换骨。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扩张和西方中心论的兴起,于是把耶经改叫为圣经,最后由罗马教廷批准出版。与此同时西方还打造出庞大的基督教神学体系,而其中最大的秘诀是以理学、心学乃至易经、老子、佛经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为底色,加上西方人向外执取的精神——执器忘道而形成的。基督教在近代日趋世俗化,这是受理学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影响。文行先生研究指出,与其说“基督教远征中国”,不如说中华文化改造、渗透、丰富基督教,乃至“现代基督教”诞生在中国,圣经诞生于1787年以后。准确说圣经内容直到19世纪初才大致固定下来,直到现在还在利用中国文化进行修改编造。
以佛宣教是从景教到1594年的天主教中基本策略。他们的寺院、服饰、剔发与佛僧无异。景教僧人也吃素。早期基督徒更是佛僧形象。利玛窦1583年到肇庆传教,1689年到韶州传教,直到1594年7月,才改穿儒服,并蓄须,此前一直与佛僧无异。
南昌是十六世纪末开始的儒式基督教的发祥地,在世界基督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595年利玛窦来到南昌,更完全是一个儒者形象,他与当地士大夫交往,不再从宗教层面灌输,而是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利玛窦逐渐从传教士变成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学习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耶经于中国的编造始于利玛窦在南昌以儒宣教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讲,白鹿洞理学是耶经修成圣经的秘诀。而安义县又是南昌基督教最兴盛地,安义意为地安人义,与基督教崇尚“义人”的精神可谓因缘契合,有似于马祖禅向西山发展。在近代耶经的重新打造过程中,南昌和整个江西具有至关重要地位。基督教多次被禁教,每次禁教时很多传教士来到江西避难并推动了江西基督教的发展,同时也利用江西的人文充实耶经内容。与回教历史上对理学进行吸收而儒化一样,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天主教传教士身穿儒服,会通耶儒,并都在中国朝廷为官,清代时甚至掌握了关乎国家命运的国家天文机构钦天监。由于西方把基督教作为其治国和教化百姓的精神力量,并以其为工具进行文化扩张,所以,吸收具有成熟义理和治世经验的理学是必然的。
现在的《圣经》既浸淫着中华文化思想,同时也保留着西方原始狭隘暴虐的精神。文行先生指出。“耶和华”在1660年之前不存在,直到1787年美国宪法中,上帝指的是耶稣,而非耶和华,耶稣成为上帝之子大约为19世纪;基于此,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经院哲学”此前也不存在。
《清初传教士满文档案译本》中审理传布天主教事件里提到如下:
讯许之渐:据尔作序言称,该教于汉唐传入中国者,载于何史?
供称:小的仅照《天学传概》作序而已,并不知载于何史。等语。
........
讯李祖白:据尔所著《天学传概》载称,上帝乃天地之主,故曰天主,实我至要真学,渊源悠久,云云。此言出自何史?
供称,中国史乘不载,小的仅依据天主学西洋传教士所传而编著。等语
讯汤若望、南怀仁、利类思、安文思:李祖白供称,仅依据传教士所传而编著,云云。尔等所谓上帝为天主,实我至要真学,渊源悠久,何以见得?
供称:天主二字,乃利玛窦来中国之后所命名者矣,而我西洋人谓之为斗司。斗司二字,即有万物之根本之意。上帝乃万物之根本,故名天主,天主与上帝无异。而至要真学者则为敬天者矣。自开天辟地以来,莫不有敬天者,故曰渊源悠久。等语。
........
讯李祖白:据尔所著该书载称,考之史册,推之历年,在中国为伏羲氏,乃中国之初人,实如德亚之苗裔。自西徂东,天学固其所怀来也。生长子孙,家传户习,此时此学之在中夏,必倍昌明于今之世矣,云云。尔依照中国何史册而谓伏羲为如德亚之苗裔?尔何以言此学在中国必倍昌明于今世矣?
供称:中国史册不载伏羲为如德亚国之苗裔,但就理而言,在天地之间既有最初人,中国亦有最初之人。天地间之最初人,必有居住之地,但在中国不见传。据西洋传教士言,最初人生于如德亚国,后因生齿日繁,遂分布之天下,云云。西洋初人所生日期,即为中国之伏羲时期,故言伏羲来自如德亚。天地间之初人,皆尊崇天主教,而中国之初人既来自如德亚国,亦必尊崇天主教。天主即为上帝,况“四书”“五经”中多有上帝之称谓,此乃中国初人之所传矣,汤若望、利类思亦如此而言,并非小的独撰。最古之人皆尊崇上帝,故而风尚淳朴,人心坦诚,此致世代相好,此乃倍加昌明者矣,殊异于秦汉。等语。
.......】
原本理应是中西双方面史料,但却只有单方面的中国史料,因为西方无信史。如果传教士来中国以后,学习中国古代典籍,充实耶经内涵只是为了使耶经更有道德性、逻辑性,则应该予以肯定,说明其追求进步。问题是其还把中国文化编造填充为西方“史料”,和今天“西方中心论”如出一辙,“华夏文明西来说”就是传承明清传教士思想的延续!全违起初西方传教士也承认的伊甸园即神的国度——神州中国的历史真相,英国十一世纪的地图也是把中国当伊甸园。后来的西方给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换祖宗的作法其心可诛,中国教徒因利益和迷信盲从也参与其中,这是违背基督教根本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