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到底诞生于哪年
(2023-06-26 09:22:21)分类: 佛法与禅修 |
佛陀到底诞生于哪年
钟阳
王笑冬利用大数据推算出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农历9月21日)。而印度缺乏修史传统,我从周易及史料推测佛陀出世时间。至于将来是否有人能以大数据推断佛的生年,另当别论。
佛陀为南赡部洲之法王,儒家推世界大同之目标,两者有重大重合处。易经为群经之首,以九宫八卦为基础,中国为世界九宫之中宫,然而,中宫寄于坤宫也,所以至上中道,无法在中国得以完备,必须于坤宫印度圆满,所以,佛教诞生于印度。但中国与印度气运相通,相互感应。以易学思想,从中国历史可窥探佛教历史真相。
《周书异记》云:“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水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动。其夜五色光气,入贯太微,遍于西方,尽作青红色。周昭王问太史苏由:‘是何祥也?’由对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昭王曰:‘于天下何如?’由曰:‘即时无他,一千年外,声教被及此土。’昭王即遣镌石记之,埋在南郊天祠前。当此之时,佛初生王宫也。穆王即位三十二年,见西方数有光气,先闻苏由所记,知西方有圣人处世。穆王不达其理,恐非周道所宜。即与相国吕侯,西入会诸侯于涂山,以禳光变。当此之时,佛久已处世。至穆王五十二年壬申岁二月十五日平旦,暴风忽起,发损人舍,伤折树木。山川大地,皆悉震动。午后天阴云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过,连夜不灭。穆王问太史扈多曰:‘是何征也?’对曰:‘西方有大圣人灭度,衰相现耳。’”
佛陀一生,经历了三大事件:降生、成道、涅槃。汉传佛教以相关日子形成了三大节日,即以农历四月初八为佛陀生日,农历十二月初八为成道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涅槃日。藏传佛教以藏历以四月十五日为佛降生、成道、涅槃共同日子,叫萨嘎达瓦节。萨嘎达瓦,藏语意为氐宿月(氐宿是西藏星相28星宿之一),为藏历四月。南传佛教以5月月圆日,相当于农历四月十五日为佛陀出生、成道、涅槃的共同日子,叫卫塞节(即佛诞,又称浴佛节)。经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居士提议,汉传佛教界以农历四月十五日为“佛吉祥日”,以与国际佛教界一同庆祝。而藏历为1027年开始的时轮历,来源于《时轮经》里的天文知识。以绕迥纪年,60年为一周,以阴阳五行和十二生肖纪年,这与内地农历的60甲子体系大致相同。所以,萨嘎达瓦节与卫塞节,本意相同,时间一致,也与汉传佛教的佛诞日时间相近。
那么,《周书记异》也记录了周朝君王与佛陀有关的三次事件。第一件说的是佛诞生日在中国出现的瑞相,第三件说的是佛涅槃时中国的感应,唯有中间一件没具体说明与什么感应,我认为是佛成道时的感应。并且,《周书记异》上的时间也有重大失误。有必要纠正。
过去汉传佛教根据《周书异记》、《法本内传》说佛陀诞生于周昭王24年,即前1027年,但周昭王在位仅19年(前996——前977),若是前1027年,那到周成王(前1043——前1021在位)16年(从即位第二年算起)了。藏传佛教格鲁派认为佛陀生于公元前1041年,这个时间比汉传佛教的说法早14年,这说明,佛陀生于公元前11世纪非为孤证,但前1041年为周成王2年,周朝兴起才不久,还没真正强盛,不能体现佛陀圆满之德,所以,格鲁派的说法难以成立。何况汉传佛教比藏传佛教更早开成,汉地修史传统,汉传佛教的说法可信度更高。
“穆王即位三十二年,见西方数有光气,先闻苏由所记,知西方有圣人处世。穆王不达其理,恐非周道所宜。即与相国吕侯,西入会诸侯于涂山,以禳光变。”从历史年表看,当指周昭王5年(前991年),佛陀证道时的感应。因佛证道,大地平沉,万行开发,自然有无量光明瑞相。周昭王看到后不能理解,才有涂山禳光变一事。与此类似,人在中阴身时,看到本尊强光而害怕,不敢迎上去合为一处而成佛,反因自身业力故,逃入暗弱光或洞穴密林等中而落入轮回。至于佛涅槃之年,现在推算为穆王(前977—前922)31年(前946年),而非穆王52年。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是一体的。先天八卦图,竖看者也;后天八卦图,横看者也。洛阳是世界八卦的中心,当时周朝都城在洛阳。周成王时,政治上有先天八卦对峙平衡之象,同时也隐藏了后天八卦中宫寄于坤宫之势。周成王时是盛世,若佛陀生于前1027年,当时儒家周公旦(约前1112—前1035)、道家姜子公(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也还在世,大象上合乎佛诞生时需要的圆满大环境。“周”有圆满之象,立足于周成王时的天地人强大势能,佛陀于中国坤位印度诞生才有可能。周成王的成字,虽为谥号,但反映了当时圆满的国运和天地气运,佛于此时降世水到渠成。
东晋义熙年间到过锡兰的法显传来当时流行的一种佛灭年纪,以义熙七年(公元411)为佛灭以来的一千四百九十七年,由此上推佛灭于公元前1086年,这个时间,比传统的北传佛教的时间早59年,若从虚年算,相好相差60年。这当和印度历法用木星纪年以六十年为一周的计算方法有关。假使一个年代的周期没有掌握得准确,一差违便上下了六十年,就是在我国佛教史籍里,用甲子纪年计算时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错误。再加上虚实年计,又可能相差一年。就好比佛陀世寿,有说80的、有说81的。但是,由于公元前1086年时处商朝末年德王帝乙之衰世,不合佛陀出世时圆满要求,故此时间不准。
汉明帝时为盛世,首都洛阳,这时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华传教,大象上就得天地之正,并与周成王时代盛世相感应,他们说佛陀诞于前1027年是可信的、准确的。自古有盛世佛兴之说,中印俱崇中和,两地气运一体,佛陀怎么可能诞生于孔老时代的大乱时代,众圣记数法和小乘说法都不可靠,不合佛陀出世时,大环境须具备体现佛陀圆满之德的要求。
现今南方上座部佛教通用的佛灭纪元,基本上以佛灭于公元前544年计算。也被记于玄奘法师在拘尸那地方听到的四种佛灭年纪之一,乃出于菩提寺石柱所记。那么,这个说法的来历到底如何呢?西藏布东的“善逝教法史”说,在公元十三世纪之初,迦湿弥罗国释迦室利论师(简称喀伽班禅)曾传入一种佛灭年代说于西藏,当时著名大德萨迦班禅(1182~1251)就指出这一年纪发源于大菩提寺。是从前尊成就主和作福主兄弟俩发愿为菩提寺造象而感得栴檀瑞像,才特别记下了这个时间,后来印度、迦湿弥罗、尼泊尔等地学者却把它当成了佛灭年纪采用。但萨迦班禅本人却批评它计算错误,他说:“此算法为古印度森陀婆诸声闻报时,每夜有一计时者说‘佛入灭已过多少多少年’,系按此而计。这种算法源自规范师脱尊珠杰(即尊成就主)和能乐主(即作福主)二人依摩羯陀旃檀树汁凝结成天然大菩提像时算起,而报时者所说为佛已灭度之年,故时间乱错乱。后来,印度、泥泊尔、喀且(迦湿弥罗)不少般智达循从此算法,但不可确信,因为与《无垢光母授记经》中所授记的赤面人地方以及龙树等人授记的年数、诸王的纪年等不相一致。”也就是说,当今南传佛教的佛灭时候根本就不是来源于可靠的历史记传,本身算法就存在问题,大菩提寺是阿育王时建的寺庙,而尊成就主和作福主兄弟俩发愿为菩提寺造象而感得栴檀瑞像的时间又在阿育王之后,小乘佛教把这个栴檀瑞像时间算成了佛涅槃时间,比佛真实涅槃时间少四百年也就理所当然了。但这个算法却被南传佛教广泛采用了,这说明,在当时南亚佛陀生平早已成一无头公案。至于小乘所说的佛生年公元前623年,时处周襄王之乱世,这一年发生了秦穆公称霸,被周朝封为西方诸侯之伯的事件,此时中国并无圣哲出现,与佛出世需要的吉祥圆满大环境相违逆,故小乘佛诞年算法是错误的。
唐密五十世祖师冯达庵阿阇梨指出,无极即真如境界。他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佛教界有的大德把无极当无明境界是严重错误。五教大同固然是错误的,但五教同源是没有错的。既然五教同源,就必须找到其共同的源头,这就是心性,道家的道、儒教的仁在最高境界上与真如是一致的,这就是万教之本体。如果说,道教儒教乃至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没有本体的的宗教,就只有佛教有本体,怎么可能?从太极(阿赖耶识)到八卦,就属“有极”,可以被打破,无极才是常乐我净的永恒境界,是至上中道思想,道家儒家极少有人证得。仁的最高境界也是无极境界。由于中宫寄于坤宫,一是意味在至高境界上,佛、儒、道三教是一致的,真如、仁、无极(道)是相同的。二是意味着无极思想只有在印度发展出佛教,才有了系统的中道论述,并引发无数证悟者,佛教又利用中国中和文化而得以大发展。这也使中国文化具备统一世界文化的气质。
其实,基督教、伊斯兰教在最高境界上与佛教无二无别,只是绝大多数信徒不可能达到,还有轮回之中。阿谛达指出,耶稣终极秘密教诲超越了传统的奥义、神秘概念。耶稣说“难道你们不知道你们是神吗?神就是圣灵。圣灵中生出人来。那出自圣灵的就是圣灵”,教导我们将自己全部身心等同于至高神性,从而回归或证悟本有的不二的究竟层面。耶稣对他与“天父”或至高神性合一的终极证悟的告白,暗示着对身、心、自我和灵魂的观点和传统独立的自由的完全的超越。南开诺布上师曾经说过,耶稣基督也是一位证悟者。耶稣不仅仅说过极其类似大圆满的教导。耶稣让盲者重见光明,让死人复活,只有证悟者可以做到。
不仅仅如此,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说,如果你真正认识你自己,你就认识了真主。回教各派历代先贤都有从内心感悟真主的传统,特别是苏菲派,十分强调回归于内心中以达到与真主合一,也就是说自己的境界可与真主完全相同。这与儒释道三教已经十分契合了。古波斯大诗人和神秘传统的修行者,大名鼎鼎的鲁米曾说,当我探寻我自己,我遇到了主。伊斯兰教苏菲派修法,与大圆满神似。苏菲派是伊斯兰教的密教,据说可上溯到古埃及灵性教法。但是,所有宗教的来源都逃不出大圆满镜子的那个比喻:一切内外的显现不过是如镜子般的空性的反映。任何宗教法门,追根溯源,不过是自性(或名之为“神”)的游戏。
南开诺布上师也说,他用本初状态代替上帝这个词,他也自然而然融入到基督教教堂里。可见在终极的境界中,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可以统一的。只是我们不能否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是以人天乘教法为主。所以,万教同源,而非万教大同,各教只是处于不同阶段而已,共同推进世界大同。
唐朝定鼎后,唐太宗时举行过一次文化大辩论活动叫做五教论衡。参加的是儒佛道三家,再加上伊斯兰教和景教,景教就是基督教前身。辩论过程中,最先退出的是伊斯兰教,然后景教又退出了。因为他们都有心外求法的外道性质。最后就剩下儒佛道三教,辩论了三年。辩论的结果是发现它们有很多相同的理念,都可归入中和文化,于是唐朝选择儒佛道三教并行,从而奠定了以后国家长治久安的文化基础。但一千多年来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逐渐渗透中国,特别是近代随着科学教的兴起,人类心外取法,使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中国广泛传播,基督教现在已成为中国信众极其广泛的宗教。
《圣经》箴4:23“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苏菲的世界》“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非他人的传授。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智慧”。这与佛教思想是致的。回归内心自性去寻找上帝真主,融入中华文化,是二教中国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回归传统文化本位的必然要求。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就可让儒佛道三教核心思想进入基伊二教,从而更加广泛地化成天下。
1954年于仰光举行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定佛诞生于公元前623年,涅槃于公元前543年。按中国文化,南为末,中原为本,故此次事件实为末法标志,其时中国大陆政权连联合国都没有进去,左倾思想泛滥,佛教命运维艰,与孔老时代的乱世相似。而主办此次大会的缅甸,是根据小乘佛教的记载确定佛陀生年的。而整个小乘佛教区在近代基本上被西方强权殖民,苦难深重,独立后,政治经济也为西方渗透,也与孔老时代乱象相似。同类感应,于是代表了末法时代的佛陀诞年被上升为世界佛教界共尊节日。同理,明末动乱时期,利玛窦来华传天主教,反映了末法时代众生障深福薄,感得此好争斗的宗教来华。
在此说明,虽说“释迦佛的法,到人寿三十岁时,大乘法就灭了;人寿二十岁,连小乘法也灭了”,小乘法比大乘法灭绝更晚,但不能因此认为小乘的佛诞年日是正解的,这是两回事。小乘是佛教最早传出的法,开始也就是结束,所以比大乘晚灭绝。人寿十岁时,只剩下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因为净土法门是超越时空的,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句佛号,安住在一种当下圆满,即是圆满十方三世的状态,也即大平等时,所以是没有末法的。
唐太宗贞观2年,停祀周公,改祀孔子。这与佛教出现佛陀生于前11世纪,还是前6世纪类似。周孔都为圣人,但孔子实欲回到周公时代。同样,改佛陀生年为前七世纪,只能用于一时,与和世界同轨,但我们最终目标必须回到传统汉传佛教的说法,汉传佛教才是世界佛教的主流。
西方学者根据南传史料,认为佛涅槃年份有公元前489、 487、484、482、478、477年诸说,也就是说,都认为佛诞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值得注意的是,与大乘佛历以所定佛诞生年算起不同,小乘佛历以其所定的佛涅槃年前543年开始算起,说明了小乘佛教对公元六世纪这个时间的重视。那么,为什么有那边多说法认为佛陀曾生活于公元前六世纪呢?只有一个解释,一定是公元前六世纪印度出现了一个几乎可以与佛陀影响力相当的佛教人士,这人是谁呢?答案是龙树菩萨。龙树出世时间,有多种说法,从佛灭后二百年到七百年都有。一般来说,龙树这种级别的大师,不可能出生于佛灭后两三百年,而是“五百年必有圣人出”的人物,在佛陀灭后四百年比较可靠,即在公元前六世纪出生,也就是与老子孔子差不多同时出世。所以,《大云经》中佛授记“阿难陀,此离车子一切有情乐见童子,于我灭度后,满四百年,此童子转为比丘,其名曰龙,广弘吾教法,后于极净光世界成佛,号智生光如来,应正等觉果位。”《文殊根本续》中佛授记云:“于吾灭度后,四百年之时,比丘龙出世,于教信且利,证得欢喜地,住世六百年。彼圣者修成,孔雀佛母咒,且通诸经论,无实甚深义。弃身离世后,往生极乐刹。最终决定得,正等觉果位。”。这才是比较准的。这里的四百年也只是大概年数,其实,佛界有一种说法,龙树诞生于佛涅槃后四百二十年(《东天目山传奇》190页,高耀峰),即佛诞生后五百年。龙树被誉为第二佛陀、千部论主,为佛教各派所重,在汉地有八宗共主的地位。印度没有修史传统,于是慢慢地在印度把龙树出世年代与佛陀出世时间搞混了。而后来的众圣点纪法、小乘佛历纪年的算法上都受到了这种错误流传的影响。也意味着当初菩提寺两位造像者虽有感应,但在佛历算法上没有绕过当时的错误流传。龙树创总结佛陀思想撰千部大论,与老子总结道家思想写出道德经和孔子总结儒家文化是相一致的和对应的。据此推断,龙树约生于公元前527年,约涅槃于公元73年。《大云经》也有对武则天称帝并广弘佛法的授记,《文殊根本续》中也有对法王如意宝的授记。
众圣点纪法来源于南朝齐永明六年(488),外国沙门僧伽跋陀罗于广州竹林寺将其师三藏法师所授《善见律毗婆沙》译为汉文,在永明七年(489)夏安居结束,“如前师法,以香花供养律藏讫,即下一点。当其年计得九百七十五点”。永明八年,跋陀罗入寂。此称为“众圣点纪”。据此,释迦牟尼当涅槃于公元前485年;世寿八十岁,生于公元前565年,比小乘佛教的生年前623年晚58年。至于与阿育王于佛灭后218年登基,时间上正与众圣点纪相合,但在公元前87年之前,佛教本无成文的律典存在,所以“众圣点纪”应该是佛教戒律写成定本的公元前87年以后形成的传统,同时很可能本身就是“佛灭到育王登位的二百十八年说”的一个产物,与其说并不构成并列支撑的关系。《楞伽经》中授记阿育王在佛圆寂后一百年出世,在87岁时建造八万四千座佛的舍利塔。按北传佛教说法,佛灭116年,阿育王登基,阿育王(前830——前783年在位)与周宣王(前827——前781年在位)是同时期人,并且两人统治之时,俱称盛世。且南朝为中国历史上之乱世,众圣点纪是乱世来华,与老子孔子时代的乱世相感应,其法自然不足为凭。梁大同元年,赵伯休于庐山值苦行律师弘度,得此佛涅槃后众圣点纪,年月讫齐永明七年。伯休语弘度曰:“自永明七年以后云何不复见点?”弘渡答云:“自此已前皆是得道圣人手自下点,贫道凡夫止可奉持顶戴而已,不敢辄点。”也就是说,众圣点纪止于广州。
达摩是在梁普通七年(526年)九月二十一日渡海来到梁朝广州的,普通八年十月一日达摩抵达南京,稍事休息后,梁武帝亲切接见了他,对古印度佛教和禅学共同进行了探讨。同年,达摩来到北魏都城洛阳,并在附近的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开启中国禅宗。达摩来华,比众圣点纪来华晚38年,都在南北朝。但众圣点纪止于广州,未能传下去,而禅宗北上洛阳、嵩山,后一统天下。南为末,中原为本,这是上天垂象众圣点纪未可足信,而禅宗虽也是南北朝时来华,但合乎根本,故最发展到大唐时一统天下。这也符合,禅宗为佛心宗为根本,律宗地位没那么高。
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是35岁这年来到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证觉成道,其时当地适逢一次月全食。经推算是在公元前927年4月16日下半夜开始,在拂晓前复原。由此前推断佛出生于前962年。笔者认为,由于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都认为佛成道日相当于农历四月月圆日,时间一久就很容易误记为月食后之“复圆”。若按照汉传佛教的说,佛于前996年证道,这时正处于周昭王初年,也堪称盛世。昭者,光明也,当时必有天象显现,佛陀证悟时,东方天空示现光明的觉象,事实上,有记载为佛陀睹明星而悟道。这也印证了我前面所说周昭王涂山禳光变一事。
其实,佛陀诞生、成道、涅槃在同一天,这种可能性极小。如果确实如此,应该一开始就会成为定俗,不至于到了汉传佛教分为三个时间。汉地最重视历史传承,对于历史有全世界最为清楚的记载。而小乘佛教区,无修史传统,加上南亚土邦和民族众多,年久自然形成很多不同说法,以至最后难以处理,于是不得不简单化地把佛陀出生月的月圆日定为佛诞生、成道、涅槃共同的节日。至于他们所说的佛诞生年份同样不可能准确的。而藏传佛教区地连印度,受小乘佛教影响,也采用此说。如果坚持用他们的说法,对于正法弘扬是不利的。
印光、虚云法师明确反对小乘佛教的佛教历和节日说法。1955年,虚云法师撰文批驳更改佛历时说:“把佛法传入中国的印度摩腾、竺法兰二尊者,去佛灭的年代还不远。当时白马寺东,夜有异光,摩腾指出为阿育王藏佛舍利之处,明帝建塔其上。佛道角试优劣,摩腾踊身虚空,广现神变,法兰出大法音,宣明佛法。二尊者的智慧神通难道说不清年月?后来的高僧,如罗什、法显、玄奘、道宣,虽有几种传说,也没有确定改变。及至民国二年(1913年),章太炎等居士在北京法源寺召开无遮大会,讨论佛的纪念日,议决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中国历代高僧大德皆以中国大乘佛历纪年。”
根据阿富汗与四川广汉考古发现的佛像,汉传与藏传佛教关于佛陀诞生于公前11世纪左右是正确的。小乘佛教说佛诞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是错误的。佛诞年是重大事件,中国佛教界应该坚持中国传统佛教所记载,以公元前1027年为佛诞年,纠正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所设定的佛诞年。如此才能抵制末法时代的一系列不良现象,有利于维护和树立正法幡藏。
虚云法师说:“释迦佛的法运,有正、像、末三期。……事相虽有正、像、末,但人正则末法时期也是正法;若自生退屈,则正法时期也成末法”,“我主张应用自己的佛历。……以遵古为宜”,“惟望具正知见的僧伽,共挽狂澜,佛法不会灭的。”佛历3000年(1973年),正值非常时期,无法举行隆重庆典。而今作此文,正值佛历3050年,虚云法师的宿愿似在耳边……。令人欣慰的是,至今汉地一些丛林大刹仍然沿习北传佛历。因其为汉地佛教徒所遵奉的祖制,已经约定俗成。有的皈依证上的佛历也已改回到从公元前1027年算起。在此,我们呼吁全国所有寺庙恢复使用传统的北传佛历,以高树正法法幢!(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