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宇心学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3-03-05 10:45:09)分类: 儒学与哲学 |
以大宇心学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2022年11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大一委三项决议。
汤因比指出,中国在漫长的21个世纪里,尽管也多次经历过混乱和解体,但是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完整地守护了一个超级文明,长时间生活在一个文明帝国的稳定秩序中,中国模式作为一种区域的世界主义模式可以为今天的人类提供宝贵的经验。中国人在其漫长的历史中都保持着人类社会中可贵的天下主义的精神,恰恰中国文化是距离狭隘的民族主义最远的。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使得中国文明符合了新时代人类社会整合的需求。在儒家和佛教思想中都存在合理主义思想,使得中国人在漫长的时代中有分寸地建立和坚守着自己的文明。道家思想对宇宙和人类之间奥义的认识,以及对人类社会试图主宰宇宙的不以为然。恰恰是中国的道家为人类文明提供了节制性与合理性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东方宗教和哲学思想具有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以及反对针对自然和环境世界的统治和征伐欲望。所以,基于汤因比的分析,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就是中国传统治理观天下观在现代的落实。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万物并育生态文明思想。我们因贪婪而开发而破坏大自然,试图远离自然生活,忘了自己本来与大自然是一体的,我们以后天的理性分别判断,忘记了道法自然的智慧,从而失去了与大自然相通相连。所以,我们需要修行,放松,敞开心扉,回归古老的智慧,保持当下的觉知,让本有的良知仁爱显发,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环球同此凉热人类和平发展路径,首先要立足于和平共处,资源共享、通财共富、发展共荣。而这也必须与心性修炼相结合,只有立心正心,才能立根固本。本固则枝荣,才能谈得上从心起用,凝心聚力,去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物自体在康德哲学中相当于本体,与现象相对待,认为是上帝层面的存在,只可信仰不可达到。康德说:“物自体不可知。”与柏拉图所说的“彼岸世界”相似,还处于逻辑分别之中,还处于外在的客观主义境界,与朱子理的带有一定客观性相类似。从孟子思想来说,人皆可为尧舜,可康德的物自体只有上帝可认识。因为西方已普遍只知以后天妄念进行分别判断,物自体自然是不可能了解的,只有在放松的无分别判断的境界中,达到能所双忘,才能了解物自体,这是一种无知而无不知的境界,打破了所知障。同理,只有建立于仁爱基础之上,才能公正平等地对待全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种族,而仁爱精神,不能仅是阅读学习,还得禅修。
儒家讲“下学而上达”,这是说学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可以达到最高的道的境界。“孝”字做尽了,就可以通达道。“孝”字上“耂”下“子”,“耂”是“老”字的一半,“孝”是告诉大家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当一个人不能与父母等长辈沟通的时候,就说明他的孝已经不存在了。
竖的方面,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祭祀时会宣讲祖先的德行。而后代一言一行都要谨慎,不能给祖先抹黑。所以,祖先无穷,子孙无尽,并且都是一体,即“竖穷三际”。在横的方面,我们讲兄弟之间的友悌,又把这种友悌推而广之,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就是“横遍十方”。有人可能会说,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不也讲“四海之内皆兄弟”吗?其实,他们只是在自己的教派之内这么宣传,在实施过程中,他们有严重的地域、民族、种族观念。当有利时,他们往往一致对外;当无利时,他们往往一哄而散。他们一个个小教派内部也经常因利益冲突而争战不已,甚至把对方叫做异教徒而攻击和屠杀。根本不可能有中国文化那种不分国家、种族的大爱精神。基因检测表明我们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在很多辈之前是同一个祖先。究极而言,万物由道(真如、仁、上帝、真主)生,一切生命都是相连在一起的,没有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对立,所以人类需要学会宽恕,一切文明的冲突和世间争斗本质上都是愚痴可笑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不受地域民族种族限制,在心的底层我们从未分离。
“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就是无极,真如,就是真我。自古圣贤人都追求这种境界。我们而要回归自我,自己做自己的上帝,从而走向真正的自由王国。但是外国人是二元对立的思维,他们讲究的主观和客观、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他们既难以理解“孝”,又难以把全世界的人当亲人。化解之道就要把人们本有的良知唤醒,使人人孝顺父母,并都能够真正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样世界才能和平发展。
不孝父母不友爱兄弟则没有恩义、情义、道义,就会以利害原则为人处事,见利忘义自然不可避免。中国古人选择朋友、配偶、属下就也是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为考量,否则,他对朋友集体国家也不可靠。
古人讲正确的处世观时说:“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以道义、恩义、情义来交往,这种交往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光知道这个道理还不行,还得立心化性,最好有禅修功夫,从潜意识中改变自己才可靠。
三、天人合一精神家园归宿瞭望。习近平经常谈到天人合一思想,显示他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重视。天人合一,是儒佛道三教的最终目标,就是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其究极境界也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最高境界,即证得大道、真如、仁,这也是上帝、真主、神的最高境界。人类最终要有永恒的精神家园,而这个精神家园就在于对天人合一的追求。而近代以来,人类走向了与宇宙相隔离的境界,从而失去了精神家园,变得十分痛苦。找回精神家园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回归于天人合一,未来人类开发外太空外星球,我们也会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天人合一是人类必然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