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方神教中国化大势下的心学重构

(2022-10-28 10:14:22)
分类: 儒学与哲学

西方神教中国化大势下的心学重构

钟阳

唐代之后中国的衰落与回教和基督教的相继兴起有重大关系。由于西方和回教世界的渗透与推动,神教在历史上就曾成为中华分裂和衰落的力量,唐末开始回教东进,占领西域,清代在西北的回教势力曾大规模屠戮汉族等民族,这种来自西部的隐患今天甚至更加强大。基督教在清末形成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清朝覆灭的前奏,太平天国运动前期曾得到西方的武器支持。事实上,一千多年来,西方一直在种用神教干涉中国内政,分裂中华。由于西方神教信仰的特殊性,如朝靓,教皇制,国内很多神教徒都在一定层面上心向国外,这为西方干涉中国内政提供了方便。

历史上,回教与耶教也都创造过灿烂的文明,两教进入中国已经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他们又不象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儒教道教融为一体,形成理学。

现在国家大力推进回教、基督教的中国化历为历史大势之所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否则将继续制造中国内部的不稳定。天主教、基督教的中国化,首先是教堂必须中国化,其式样要与中国佛道寺庙统一,不能在外树十字架。天主教在主教的任命上,决不能对梵蒂冈让步,不必得到梵蒂冈的认可。基督、天主、上帝,即良知,国家当要求基督教、天主教徒从自己心上入手,寻找和感悟基督、天主、上帝,主动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历史上作恶多端而被梵蒂冈封圣的天主教徒要坚决揭露。同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也应该要求伊斯兰注意从心上寻找感悟神、真主、清真——良知、心的本性,主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回教各派历代先贤都有从内心感悟真主的传统,特别是苏菲派。进一步来说,新时代的心学可统合世界其他各大宗教,如印度教、佛教、道教、神道教、耆那教、锡克教、拜火教、萨满教等等,从而形成广义心学。

南怀瑾说,21世纪,各大宗教都要打开大门,否则会被科学打垮,因为科学可以迅速改变世界。面对科学教的进攻,全世界的宗教不过是同一道上的苦旅者,都经历过存亡危机,各宗教没有理由相互攻击。澄澈社会、教化众生是各宗教共同的目标。如果改变被动局面?唯有在“心通”基础携起手来,才能开拓未来局面。这也是创立新心学的目标。

西方神教所说的伊甸园——神的国度,即神州——中国,最初指中国四川,后拓展指全中国。伏羲女娲即夏当夏娃,此一重要人文资源,应该引起国家高度重视,政府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大力支持,发掘和打造全国各地的伏羲女娲文化遗址;从而使西方神教徒心归中华,并壮大中华文明。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大宗教朝靓的中心圣地。

近年来,国家因西方的渗透而加强宗教管理,但在网络时代和今天发达交通时代,这种管理作用相当有限,最好的办学是文明会通,拓展儒家心学含义,以心学统摄全球宗教,最终让世界各教融入中华文明中来。如此,可为中华民族几千年追求的世界大同打下基础。商代的国人是很迷信的,就象今天的西方神教徒,当时各部族都有自己信仰的神祗,各部落也因此经常发生争战,这与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所说的本质上是一回事。后来因周文王演六十四卦,把国人从爱好占卜中解放出来,从道德治国治世层面论述易经,后周公孔子沿着易文王的道路对易经进行发展,使国人思想由神本而转归人本,从外在超越转向内在超越。所以,易经在当今这个时代应该大力提倡,主要不是从预测术数角度,而是从哲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角度进行学习研究并发扬光大。宋明时期理学的形成,是由于儒释道三教有共同的内在超越,重视心性这一共同基础,最后才于思想上贯通起来。神教的内在超越化将为新心学的建立奠定基础。鉴古可知今而治今(2022、10、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