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校南宗:开创大国人文是职业大学神圣使命

(2021-08-31 10:27:28)
分类: 太阳广场

高校南宗:开创大国人文是职业大学神圣使命

2019年,是中国高校史上的分水岭,是职业教育改革元年,随首批十五所职业本科大学成立,中国高校正式进入普通高校与职业高校同等重要的历史新阶段。在新的职业教育政策下,职业教育不仅有本科,以后还可以有硕士点、博士点,改变了职业技术教育只有中职、高职,无法继续深造的局面,使原来的职业教育由断头路变成了立交桥。虽然中国有一万多所中等职业院校,一千四百多所高等职业院校,每年毕业生1000多万,培训人员1.5亿,但高级技工缺口2200万人。职业大学定位为培养高层次大国工匠,为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服务。这是借鉴德国的作法,德国已经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等发展起来了。但在中国,独立院校很多已经不愿转设为职业大学,并且职业大学招生明显比普通高校难。其实,这两大系统的高校的区别,并非是否有研究与人文,而在于其教学与研究内容是接地气。现在普通高校的人文风气严重西化,官僚化、金钱化问题严重,很多名牌大学的高才生以出国为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乏力。无数人员为提升学历数十年奋斗,而社会已经走向高学历人才内卷,仅送外卖的研究生就有七万,还有无数研究生做城管、高速路收费员,甚至是清洁工。还有很多博士能力不如一个本科生。越努力,越无力的现象令人无奈而心寒。人们不禁要问,那种事实上长期脱离社会的学历提高有多大必要呢?老子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自古以来,重大人文往往是从边缘化教育系统崛起,把职业大学定性是培养大国工匠虽然有现实意义,但不符合历史文化发展规律的。所以,开创大国人文与培养大国工匠应该并列为职业大学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但是,职业大学的人文发展,主要不是依靠国家规划,而是通过与社会的紧密接触,建立自己的学术思想,然后逐步向上发展,最终达到影响国家与社会的目的。事实上,一些重要人文也不可能是政府规划得了的,而是践行者长期的心灵自由驰骋的结晶。总之,职业大学发展到一定时候必然分化,一些职业大学将与当初的国家规划目标拉开距离。职业教育现在不仅与普通教育一样有向上发展空间,又比普通教育更接地气,具有深厚基础,前景必然更加广阔。 

日前,江西省教育厅下发了文件《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指导意见》,要求“将学校事业发展与当地产业需求相结合,探索多元、开放、融合的办学新模式。”“明确了三种混合所有制办学形式,一是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举办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二是职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共同举办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三是职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共同举办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技术服务中心。”这都是教育接地气的实在之举。文件指出“激发办学活力。充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以混促改,建立各方深度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和现代学校制度,构建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全面推进面向市场开放办学。”这将大大增强职业院校办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大大增强其生存能力。某种意义上,如果说普通高校是中国高校的北宗,那么,职业大学就是中国高校的南宗。历史上,禅宗南宗因“道在人间”,走平民化路线而发展下去,而北宗高高在上在寺院与王宫贵族中传法不接地气而衰落。

有的人一听到职业院校之名,就以为比普通院校低一等,其实不然。如果说职业教育就是传授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道德的教育,那么,何种教育不是为了就业传授知识技能和道德的呢?实质上,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的的区别关键在于是否接地气。而且可以肯定,职业院校发展后,一定会向高端科技和文化学术领域进军。由于其接地气,所以基础稳固,能经得起颠簸。相对来说,普通院校的一些学术往往有其盲目性,投入与产出比太大,很多科研无法转化为实质生产力。随着职业院校能够得到长久稳定地发展,普通院校也一定越来越参照其运作模式以寻求发展。而职业大学是职业院校的中坚,所以,职业大学必将为开创中国教育的未来,为打造大国人文作出巨大贡献。(2021、8、31,钟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