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乡江西大学城与北大清华人大江西分校的重建

分类: 太阳广场 |
状元之乡江西大学城与北大清华人大江西分校的重建
钟阳
江西大学职教城,简称江西大学城,位于南昌市安义县安南新区,邻近古村。安义地处大西山,佛道儒三教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的状元与进士之乡,在有关安义历史的著述中都将安义进士的数量定格为107人。其实这个数字只是自宋以来的统计,没有包括隋唐的在内,也没有将石鼻、乔乐两地的进士列入。隋大学士、唐户部尚书凌恭,唐代名臣郭元靖就是安义人,他们是不是进士出身史无明载而已。明代乔乐人王一夔更是高中状元。安义进士实际人数应在110人至120人之间。在古代人口只有10多万的小地方能出现一百多个进士,绝不是一个可以小视的数目,安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1969年,北大清华人大三所顶级高校几乎整体南下江西建立分校,给现代江西留下了一笔重要文化遗产。现在,江西想北大清华人大三所大学的江西分校能够重建。但是,现在全球温度提升,容易出现洪水泛滥,鲤鱼洲地势太低,建大学在安全上有隐患;而人大江西分校则地处上饶市余江县一镇上,太偏僻,都不是理想的建校地址。而且,原来三所大学的江西分校本来目的就在于接触社会基层和劳动锻炼,而非真正意义的现代化办学,如果要重建,则必须重新考虑选址。这个新校址,建议放在安义江西大学城。其海拔较高,地理上龙盘虎踞,雄视红角洲、瑶湖与共青三座大学城,安义地处省城,有昌铜高速等公路与市区相连,是未来南昌——武汉、南昌——长沙城际铁路经过处,交通称便。
江西多年来呼吁重建北大清华人大江西分校,为什么变成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试想想,三所名校怎么会在自己充满痛苦回忆并且地理位置又欠佳的五七干校旧址上重建江西分校?连分校成立五十周年大会都无法举办,如果在那些地方重建分校不要考虑政治风险吗?谁敢拍那个板呢?所以要得到北大清华人大支持重建江西分校,江西必须拿出战略性方案。因为三所名校都是做大事的。否则永远是空谈。
6月15日,“江西大学职教城”专题研讨汇报会在安义县召开。会议要求快速启动江西大学职教城的建设推进,秉持“城教融合、产教融合”的理念,快速推进规划设计工作,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全力推进土地报批工作,谋划院校集中落地签约仪式,迅速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同步跟进。大学职教城将按照“三个一”规划,即用地10000亩以上,引进高职院校10所以上,投资100亿以上。实现区域人口20万,产业用地5000亩。将江西大学职教城打造为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管理科学的“宜居、宜学、宜业、宜游、宜养”现代化新兴城市。江西健康医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江西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南昌职业大学、江西文理技师学院、江西交通职业学院主要负责人就“江西(安义)大学职教城”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
南昌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大核心城市之一,会议提出江西大学城要“立足南昌,面向江西,辐射华中”,这也与我在五四青年节提出的安义要成为“南昌逐鹿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桥头堡”思路是一致的,所以,建设好安义对于彰显省会担当,提升大南昌城市圈的建设至关重要。如果北大清华人大江西分校,还有我今年青年节提出的江西大学于江西大学城重建,江西大学城就不仅是辐射华中了,而是可以提高到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度。江西大学城也将成为江西第一大学城,成为引领江西社会发展和赣文化与国学复兴的战略高原。
中国传统文化群经之首易学有“万物生发于东南,收成于西北”的思想,原江西大学、江西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都位于南昌东部的青山湖区,现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学院都位于南昌东边的瑶湖畔。南昌大学所在地红角洲大学城地处南昌西南,这是一个过渡。这个过渡也与我在《安义熊姓人士千年中三次与庐山国学济助西山因缘》http://blog.sina.com.cn/s/blog_17dcda0a80102zhuv.html中发现的文化“密码”:“庐山国学济助西山缘起于朱熹南下安义,南昌大学是过渡,南昌职业大学(大宇学院)则是完成”是一致的。南昌职业大学(原大宇学院)开始在南昌南边的岱山办学,后转入湾里和安义办学,是符合易学规律的。江西想红角洲、瑶湖、共青三座大学城引领全省复兴,怕难达成目标,因实力不够,省市乃至教育部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为我省重点打造好安义江西大学城。
北大清华人大在深圳与青岛建设有分校,这主要考虑的是深圳与青岛是沿海经济中心的因素,而没有从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高度进行思考,并且,还进一步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江西是中国一千多年来的国学中心,北大清华江西分校若能于江西大学城重建,不仅能利用好江西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而且对于江西的经济与社会的复兴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江西文化的复兴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华国学的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的战略意义。(20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