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回收的应用现状

标签:
北京中塑机械研究院pet瓶片粉碎清洗生产pet瓶片造粒机pet布头造粒机pet废丝造粒机 |
自PET于1941年首先由英国J.tt.Whinfield与J.T.Dickon研制成功,作为纤维原料已有近70年的历史。
PET具有优良综合性能,在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优良的物理性能,其冲击强度高、耐摩擦刚性好、硬度大、吸湿性小、尺寸稳定性小、电性能优良、对大多数有机溶剂和无机酸稳定并且耐蠕变性、耐疲劳性及耐摩擦与磨损性等也极为突出。因此成为合成纤维中产量最大的品种。
PET不仅是供给涤纶纤维企业加工纤维及相关产品的原料,而且还有瓶类、薄膜等用途,广泛应用于包装业、电子电器、医疗卫生、建筑、汽车等领域,其中包装是聚酯最大的非纤应用市场,同时也是PET增长最快的领域。全世界PET总产量正在迅速增长,2005年PET世界总产量达40910kt,预计到今年底会达到52520kt。据Euromonitor的调研数据估算,全球PET瓶生产商的总产量在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2006年该数字为2880亿个)。近年我国PET生产能力和产量也大幅度增长,截止2005年已达到12530kt。随着PET应用技术的成熟,亚洲将成为PET的需求重点地区,估计到2010年亚洲需求将占世界总需求的29%。
目前,我国聚酯回收还没有形成广泛意义上的节约社会能源和环保意识,回收技术的相对落后,回收再加工产品市场的开发滞后,使得国内的
目前废弃PET的回收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回收技术和化学回收技术。
物理回收技术包括:
(1)直接回收,清洗再使用。
(2)废PET经过收集、分类、清洗、粉碎后分为两种情况加以利用:一是废PET粉碎造粒后作为产品,部分地加入到其他塑料制品中,达到降低该塑料成本的目的;二是废PET粉碎造粒后重新吹胀、拉伸加工成型制成新的包装物。物理回收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会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不宜制作高档产品。
TDD技术,即回收过程中的增黏技术是近期最为成功的例子,该技术将原有的加工材料进行粉碎、干燥、凝聚、预热。利用切割/压实器将过去的两道工序集约为一道简单工序,使产品的的质量不受水分及水分波动、原料密度比率的差异等影响。该技术可使加工高聚物的损耗降低,回收材料的质量提高。
化学回收技术包括:
(1)直接生产纤维的回收技术
废PET通过收集、分类、净化、干燥、不用化学降解只补添必要的助剂进行加工处理,并造粒使其达到纺丝原料品质标准。用熔融纺丝法制成短纤维,再加工成纺织品或非纺织品。如土工布、针刺地毯及汽车内装饰材料。
(2)转变成生产聚酯树脂原料的回收技术
将PET通过降解,转化成聚酯中间原料或直接转化为单体,再用于聚酯的生产,主要为醇解技术和水解法。醇解主要包括脂肪醇降解法、芳香醇降解法、一元醇降解法、二元醇降解法、超临界降解法;水解主要可分为酸性水解、中性水解和碱性水解。酸性水解一般采用浓硫酸、浓硝酸或浓磷酸作催化剂,反应时间短,但是回收过程产生大量的无机盐和废水,高浓度酸的使用会腐蚀设备;碱性水解同样会有废酸废碱大量排出;使用中性水解法可将PET直接降解为合成聚酯的单体,且不产生酸碱废液,是一种环境的过程。
将废弃的PET材料进行醇解回收具有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作用,降解所得产物可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还又很多不足。化学回收相对物理回收过程复杂,工业化投资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