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玉静专栏】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课与评课

(2017-12-24 14:07:13)
分类: 【D-教学感悟】

 【刘玉静专栏】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课与评课

 ——实验中学骨干教师示范课听后感

大庆市东风中学  刘玉静

2017年12月14日,在大庆市实验中学听了2节生物骨干教师的授课,感触良多,恰逢到外地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备考讲座,了解了一下,关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结合这2节骨干教师的授课,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一、新背景下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的涵义:

什么是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16年9月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了要发展学生6大核心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为方便实践应用,又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以发展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手段,而中学生物学科,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对于中学生物课程来说,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世界、理解生命的本质等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教育价值。

2.生物学核心素养:

生物学的核心素养是什么?生物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育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它是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内化的带有生物学科特性的品质。是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首,实施课程标准的核心任务,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不是简单的记录和研讨,需要通过观察、思考、沉淀,注意相应课堂在预设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转变。

一节好课,究竟评判标准是什么?也许不一定方方面面都齐全,但是在某一切入点上,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实现预设的目标,清晰的主线下,生生有收获,师生互促,方有价值。

生物学核心素养由四个要素组成: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支柱;生命观念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互为倚重,理性思维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涵,科学探究是理性思维的实证过程;在形成生命观念、进行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义务。

2位老师的授课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的核心素养,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二、能力提升主导,启发科学探究——光合作用相关实验分析与设计

薛晓燕老师的授课,一开始就让人兴致勃勃,还没上课,学生就拿起手机开始扫码,进入了雨课堂。那里有老师精心准备的课堂内容,现代化的手段的确增添了很多便利。接下来的课堂中,学生的解答情况也直接投影到了屏幕,老师的圈点直接在白板上进行,而且还可以马上统计出学生答题的情况,课堂的评价效果突出。

课堂环节清晰,思维启迪突出。

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尽管学习的起点不高,但是薛老师精心的组织,从一道经典的高考试题入手,开启科学探究之旅。第一模块,是通过例题分析和解答,和学生一起梳理出实验设计的几大要素。第二模块,用实例进行实验的设计,然后对照答案的表述,确定在设计性实验题目的解答上,应关注的要素和解决的办法。第三模块,就是给出课题,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解答。

这节课的思维呈递进式发展,精准到位,由简到繁,按照认知的规律,循序渐进,充分的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本节课的设计源于教材,而又跳出教材,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尽管所涉例题不多,但是道道经典,富有实效。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培养。

有效的思维启发,始终有着清晰的主线,明确的目的。在指导学生活动时也有确定的指向。所以这节课刚开始听起来,还以为是高三的复习课。但实际上,本课的设计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实验设计的本领。

当然,这样的课堂要实现,需要先进的硬件设备,这可能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实现的。另外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思维启发当然很重要,但是及时的评价和拨正也非常重要。对老师的驾驭能力要求也非常的高。

三、魅力润物细无声,生命观念蕴始终——生命系统的稳态

张新刚老师授课的学生是高二的学生,必修教材的学习接近尾声。

张老师的课渗透着对学生生命观念理念的启发,贯穿着思维能力的升华。看似无章法,实则环环相扣。无形的生命观念蕴含其中,发掘出生物学对学生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独特意义。

整节课的主题是“生命的稳态”。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微观上,构成细胞的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统一的;从中观来看,细胞(包括细胞的各个结构)、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统一的;从宏观来看,个体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也是统一的。这实际上,就是生物学核心素养要素中的生命观念中的观点,系统观的主要内容就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每一项稳态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认知,深入的理解生命现象,理解稳态的本质。

这节课中还有视频、动画等的使用。学生兴趣高涨,老师幽默高明,课堂效果明显。

收尾中道德经的总结,让课堂内涵上升到新的高度。一节课若能发挥启迪人生的作用,那课堂的价值就提升了。

当然,由于课堂内容宏大,老师胸怀大气,可能重点不够突出,每一项稳态的模块,如果增加实例的印证,效果可能会更有针对性。

张老师的课让人感到大气,有着很高的高度。

四、新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我们省马上要进入新课改,作为原本的“小科”,很可能学生选课程后,就变成了“大科”,这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高考改革正在从选拔向选择发展,我们需要指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一种人生态度;在教学的生涯之中,为人师者,育人需先成己,转变观念,从课堂管理到课程引导。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只关注成绩到关注学生成长,最终也成就一种生物人的情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