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需要体面的生活,更需要精神充实的人生。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教师职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应该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应该促进教师人生价值的增值。学校是教师提升人生价值的场所,展现个人才能的舞台。学校发展依赖教师的精神追求和专业发展。
一、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基于个体经验,依据职业发展规律不断提升、改进自我,以顺应职业发展需要的过程。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终身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涵专业情意。价值观引领下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精神的不断重构与塑造。这是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定向。专业知识。基于广泛学习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的不断充实与拓展。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能力。反思学校日常生活基础上的教育智慧的不断提升,这是教师走向卓越和优异的保证。
教师职业的特点—专业性和实践性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法》),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学的问题主要不是理论的或者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一个教师在教学现场如何行动的问题。
教师面临的主要困惑是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这一篇课文、这一堂课、这样的学生,“我-此时-此地-应该-怎么教”这样的行动问题,而不是抽象的教学是什么的理论知识。
教师职业的特点—心智性和示范性
教育是一种心智的活动,要用教师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魅力在和学生共同活动中去影响学生。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真诚融洽的师生情感,才能提高教师威信,增强教育效果。
教育教学与师生关系涉及深度且持久的人际互动,这样的关系很难用简单的制度或要求来规范,必须要靠教师的投入与判断。教育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教无定法。要求教师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教师职业的特点—个体性和独立性
学校的各科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教师的个人工作来独立完成的,每个教师的工作方式都各有其特点。
教师的工作主要是脑力劳动,包括精神财富的占有和输出,这些都是由教师本人来完成的,带有明显的个体特点和独立性。
每个教师的背景与信念都不尽相同,很难照抄别人已有的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度的自我涉入使教师有时很难“跳出来看自己”,也很难接纳“另一双友善的眼睛”。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时时面对“独自当下立即做出决定”的压力。
教师职业的特点—复杂性和艰巨性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群有思想、意志、情感和性格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活生生的人。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班级、教学情境……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
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教学过程与情境中充满无法被充分规范的空间。教师在互动过程中所做的决定往往对教学的进行与成效产生关键性的作用。总是要多元兼顾、多方考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是一个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不断转化、渐进的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不同教师,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的结果
。教师工作成果的优劣最终取决于学生在社会中的表现。
二、
教师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面临现实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文化知识
三、教师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能力。施良方、崔允漷将教师的教学行为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教师必须具备这三大方面的教学行为能力。
四、
教师专业情意
教育理念:是积淀于教师心智结构中的价值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强化专业责任感与服务精神极具现实意义;
教师自我发展需要和意识: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推动教师不断自觉地自我专业成长。
五、教师教学专长发展五阶段
新手教师的特征:
(1)新手教师是理性化的,在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处理问题。
(2)新手教师处理问题缺乏灵活性。
(3)新手教师处理问题时,刻板地依赖特定的原则、规范和计划。
对于他们来说,经验比学习、更新书本知识更为重要。
熟练新手教师2-3年特征:
(1)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逐渐整合,并逐步掌握了教学过程中的内在联系。
(2)教学方法和策略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有所提高,处理问题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3)经验对教学行为的指导作用提高,但还不能够很好地区分教学情境中的重要信息和无关信息。
(4)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还缺乏一定的责任感。
胜任型教师3-4年,特征:
(1)他们的教学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
(2)能够区分出教学情境中的重要信息,并选择有效的方法或手段达到教学目标。
(3)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表现出更多的责任心,对于成功和失败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感反应。
(4)胜任阶段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没有达到快捷性、流畅性、灵活性的程度。
业务精干型教师5年左右,有相当部分的胜任型教师成为业务精干型教师。特征:
(1)具有较强的直觉判断能力。
(2)教学技能方面接近了认知自动化水平,但仍未达到完全的认知自动化水平。
(3)业务精干型教师的教学行为已经达到了快捷、流畅、灵活的程度,这是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知识和经验的结果。
专家型教师部分业务精干型教师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成为专家型教师。特征:
(1)专家型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观察与判断是直觉性的,凭借他们的经验便能准确地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
(2)他们对教学问题的解决已经达到了完全自动化的水平,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有意识的努力就可以处理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