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敛之法
(2020-07-08 22:15:00)
标签:
佛学 |
分类: 禅门证心 |
一位道士送南怀瑾一个法,让他受用终身:精神内敛之法。
看东西时,比如看花时,不要把精神放在花上;看山河大地时,不要把精神放在山河大地上等外境上,这就是精神内敛。
因为万物本应为我所用。而我们凡夫的精神总被万物拉着走,以致精气神日益减少。
应把看花看山水的精神收到眼神里头来,才是精神内敛。
觉根通眼。内在的觉性觉体才是本心,要通过眼睛来摄万物,而不被万物转,这样才是在用心而不被心用,这样才算精神内敛。
相由心生。守住能生万相的本心,而不被物相转;不即不离,若即若离,回归内在,离一切相,一无所住,才是精神内敛。
眼照镜照同。肉身和一切都是镜中影,那不动的镜体才是本我;安住于不动,就是精神内敛。
看一切要轻松,不要太严肃,不要太投入;迷于书本、电视时,眼睛里的神气神就被拉走了,眼睛就慢慢近视、就慢慢变坏。
感受那不动的本觉,它遍虚空尽法界,那觉那知如如不动;守住那不动的觉知,就是精神内敛。
看东西做事情时,要放松,莫造作,自然住,自然能触摸到那广大不动的虚空自性。这样体会内在,这样精神内敛,才是佛的境界。
南怀瑾讲,万物皆非你所有,只为你所用;这也是在讲内敛之法;
有位禅师讲,处处用境,不被境转;这也是讲精神内敛之法。
眼见形色内无有。/体会到那个“内”字,就是精神内敛。
全体而用,全体法身,全色是眼。/体会到融万物一体之“眼”,就是精神内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