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ife动物生理学
life动物生理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67
  • 关注人气: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章鱼变色之谜

(2019-12-02 15:43:15)
2018141241106   顾嘉豪(三)
大家小时候在看《动物世界》的时候一定经常看到章鱼变色的戏份吧,那么,以章鱼为代表的一类软体动物其变色的机理究竟是什么,以及它们变色的原因,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章鱼变色之谜

章鱼不仅能变色,还能拟态。比如拟态章鱼,至少可以模拟 15 种动物的模样。它们可以变换出红黄褐黑蓝绿等等许多颜色。他们不仅皮肤表面有普通的单色细胞,在单色细胞下面还有一种虹细胞。这种细胞的变色机制与单色细胞是不同的。可以变化出更多类似金属的颜色。头足类软体动物的变色主要分为三种。单色伪装变色,杂色伪装变色和间断伪装变色。单色就是一般的同一种颜色,主要为了适应平滑的背景,如海底的沙子。杂色是为了适应比较复杂的环境,如石块。而间断变色主要是为了破除整体感,让自己的整个身体看起来不像自己。
软体动物变色的原因,是由于其皮肤内的色素细胞形态变化所致。它们的皮肤中有一个色素细胞层,里面有很多色素细胞。这些色素细胞内存在色素,可以呈现红、黄、褐、黑等不同颜色。软体动物的皮肤,里面的点就是色素细胞的色素囊。软体动物的色素细胞形态比较其他,它的色素被储存在色素囊内,整个细胞周围有肌肉纤维拉扯。在受到神经信号作用时,这些肌纤维会收缩或舒张,使得色素细胞胀大或缩小。

当细胞被拉伸时,这些素色囊也被拉伸,于是这种色素颜色觉得面积就变大,在整体看上去,软体动物的身体就变色了。

不过,除了上面说到的变色方式,有些软体动物,还有一类变色方式。它们在色素细胞的下层还有一层细胞,从而使得墨鱼呈现黄色、绿色、蓝色等金属光泽(第一幅图中就能看到),这层细胞被称为虹细胞。

虹细胞内部具有复制的堆叠结构,能够反射和折射光线,从而形成那种金属色泽。神经系统也能控制这些虹细胞内部堆叠的排列,从而折射和反射不同波长的光,使得其皮肤颜色更为多变。

                   章鱼变色之谜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变色的原因:一方面,变色是为了制造保护色,让天敌难以发现自己。另一方面,变色还帮助它们捕获自己喜爱的食物,所以它们会选择与环境融为一体。

另一个目的就是通讯。或者说是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毕竟软体动物不能说话。那么变色就成为了一种天然的语言。乌贼在害怕的时候就会变成白色或者透明色。在求偶争斗时,一开始也是互相变换条纹和斑块表达信息。当体色变得鲜艳绚烂时,争斗也达到高峰。与雌性交流时,雄性也使用体色变化。

而且,软氏三雄都可以变换体色让自己与异性相似。尤其雄性擅长此道。比如章鱼,由于雄性章鱼的精液是有限的,如果经过了一次交配,要过好久才能再来一次。如果消耗掉它的精液颊囊,那么也就丧失了交配能力。有的雄性章鱼就会模仿雌性去假交配。而雄性乌贼还可以把自己伪装成雌性,假装成某个雌性乌贼的闺蜜去与其交配。毕竟大个头乌贼可以占据多个妻妾。这种偷人的能力就非常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