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然情况下动物的自杀行为

(2019-11-17 22:47:38)

说到动物自杀,许多人都会想到,在人为干预下的一些动物自杀的事件——一些圈养动物因为圈养条件恶劣,精神压力大而出现自杀的行为;有些表演的大象,用脚踩住自己的鼻子,使自己不能呼吸而自杀等等......但是,你是否想过,在完全自然的情况下许多动物也会出现自杀行为。

很多人都知道雌性螳螂交配后会吃掉雄性螳螂,事实上,不仅仅又螳螂,在自然界许多生物中都存在雄性动物为了交配而牺牲自己的行为,这些雄性需要冒着被雌性吃掉的危险找到雌性并完成交配(能逃过这一劫最大的可能是雌性恰好吃饱了,但是在野生条件下面的这些雌性大多处于饥饿状态)。这样的行为对于种群的数目有很大的益处:就螳螂而言,有研究称当那些吃掉了配偶的雌螳螂,其后代数目比没有吃掉配偶的要多20%:可能原因有两点,其一是雄螳螂在受伤后可以继续交配,并且只剩下下半部分其交配欲望会更强烈,其二是在母体营养更加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后代数目大大增多。

除了父亲会为子代放弃自己的生命外,生活在非洲的红蜘蛛雌性也会牺牲自己。在小蜘蛛出生的几天后,母蜘蛛因为食物的匮乏而牺牲自己,任由小蜘蛛吸允,纵然痛苦也不会伤害其子女。母蜘蛛不但用自己的身体喂饱儿女,提高了小蜘蛛的存活率,更重要的是,它用自身的汁液唤醒了儿女的捕猎天性,子女学会了捕猎,更好的生存

在自然界中,许多群居动物在发生一些意外事件的时候也会为了种群更好的发展而选择牺牲自己。比如在自己巢穴周围发现可疑的入侵者时,工蜂会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用针蛰入侵者来防御巢穴;与之相似的,有一种白蚁在遇到多个别的种工蚁时会主动让自己的身体裂开,释放出一种粘性的有毒蛋白质来防御自己的巢穴;一些陆生动物在发现天敌之后会自己发出警惕声来帮助其他伙伴逃生,尽管会提高自己被捕的几率等等这些行为都大大降低种群的死亡率。

对于自然条件下许多动物的自杀行为存在很多谜团,如果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

                                                            李歆睿 201814124114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