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样线法和标志重捕法在种群数量调查中的应用比较

(2018-12-25 21:42:36)
标签:

科研方法

分类: 科普

样线法和标志重捕法在种群数量调查中的应用比较

尚泽华 2017141492014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活动能力比较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数量,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其方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与种群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的假设,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理论计算公式为NM=nm(N为估算的种群数值;M为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n为一段时间后,在原来的捕获点再次捕获的个体数;m为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中已标记的数量),转换后得N=M·nm。而样线法指在某个植物群落内或者穿过几个群落取一直线(用测绳、卷尺等),沿线记录此线所遇到的植物并分析群落结构的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两种方法的配合使用往往会使得结果更精确。

关键词:标志重捕法 样线法 种群数量 比较

Comparison of application of sample line method and marker heavy capture method in population quantity survey

Shang Zehua 201714142014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ichuan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method of marking heavy arrest can b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number of animal populations with strong ability and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such as mammals, birds, reptiles, amphibians, fish, etc. The method is: i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surveyed population, a part of the individual is captured, the individuals are marked and then put back into the original environment, after a period of time to re-catch. The number of the population is estimated according to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atches in the heavy capture sample is equal to the mark ratio in the total population.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is n/m=n/m (n is the estimated population value; M is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captured and marked for the first time; n is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captured again at the original capture point after a period of time; M is the number marked in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captured two times), and the conversion is N=m n/m. The sample method refers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the plants encountered by this line and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munity along a certain plant area or through several communities by taking a straight line (using ropes, tape, etc.). In many cas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tends to make the results more accurate.

Key words: Standard Weight Capture method  Sample line method  Number of groups  Compare

0 前言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有效评估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得到的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结果还会引起较大的争议。根据2011年国家林业局《全国第二次陆生野 生动物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不同的物种种群数量调查与统计方法有所不同,常见有样线法、样点法和样方法。在鸟类调查中一般采用样带法,而两栖爬行类大多采用样线法和标志重捕法。不同调查方法获得的结果往往会有一定差异,如吴鹏飞等垆利用洞穴深度法、标志重捕法和洞口计数法3种不同方法调查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种群数量,3种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偏差较大;刘辉等利用4种不同的方法调查并估算了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驼鹿(Alces alces cameloides)种群数量,认为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和大样方法较样线法、样带法的结果更为准确。因此,科学地选取调查方法对于物种种群数量的有效评估至关重要。

1 方法

1.1标志重捕法:

1.1.1、完全随机选择一定空间进行捕捉,并且对被捕捉对象进行标记。标记个体为M

1.1.2、在估计被标记个体完全与自然个体完全混合发生的时间之后,回到步骤1捕捉的空间,用同样的方法捕捉。捕捉数量为n

1.1.3、被捕捉个体中被标记个体为m

1.1.4、按照理论公式进行计算;

1.1.5、多次试验求平均值。

1.1.61、选择的区域必须随机,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选择;2、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其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行为产生任何干扰;3、标记不会在短时间内损坏,也不会对此生物再次被捕捉产生任何影响;4、重捕的空间与方法必须同上次一样;5、标记个体与自然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需要正确估计;6、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它的捕食者有吸引性

1.1.7、可能存在的误差:1、本地生物随机或者节律性的迁出迁入;2、标记个体与自然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估计错误;3、捕捉所在空间有特殊因素造成个体分布的特殊;4、被标记个体的死亡、标记遗失等。

1.1.8、数据处理:

种群数量通过如下公式计算:N=M×nm

方差:V=(M+1)×(n+1)×(M-m)x(n-m)[(m+1)2×(m+2)] 作置信度为95%的近似区间估算的种群数量:N' =N±196V

其中N为溪沟样线内的种群数量;M为第 一次样线调查中抓捕的数量;n为第二次调查捕获个体数量;m为第二次调查中的重捕个体数量;V为估算的方差;N'为作置信度为95%的近似区间估算的种群数量。

1.2、样线法:

1.2.1、样线的设置:主观选定一块代表地段,并在该地段的一侧设一条线(基线),然后沿基线用随机或系统取样选出待测点(起点),沿起点分别布线进行调查。

1.2.2、样线的长度和取样数目:草本取610m样线;灌木取1030m样线;乔木取1050m样线。

1.2.3、样线的记录:在样线两侧0.5m范围内记录每种植物的个体数(N)。

1.2.4、种群密度估算:鳄蜥的种群密度通过公式计算:D=NL 其中D为小溪流样带内的种群密度;N 为小溪流样带内的种群数量;L为调查小溪的长度。

2 结果

结果显示,标志重捕法的估算密度达到样线法估算的2倍以上;比较实际遇到的数量与样线法遇到的数量、标志重捕法估算的种群数量之间的种群数量,发现标志重捕法估算的种群数量更能反映调查取得生物数量。这说明,增加调查次数有助于发现更多的生物个体,更能准确地反映研究生物的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

3 分析讨论、

种群数量的有效评估是研究野生动物的重要基础,采用不同的种群数量调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误差,得到的种群数量的估算结果有时会有争议性。例如刘辉等采用样线法、样带法、大样方法和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等4种方法调查内蒙古汗马保护区的驼鹿(Alces alces cameloides),发现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和大样方法的统计数据更为科学,这与支晓亮等采用三阶抽样及大样方法调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驼鹿种群数量的方法是类似的样线法和标志重捕法都是常用的统计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但样线法容易受到季节、生境类型以及动物的性别、年龄组差异的影响,其结果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此外,样线法调查往往会因调查者经验的多寡而出现数量不一的结果,需要进行多次调查来减小估算的误差,从而增加了调查的难度。

标志重捕法是将动物捕捉一定数量后做上标志,释放归群,然后根据第二次(或更多次)捕捉中已作过标志或未作过标志动物的数量所占的比例来代表所有被捕捉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以估计种群数量的方法心。这种方法有多种模型,如林可指数法、Jolly— Seber法等;这些模型已被应用于啮齿类、两栖类以及有蹄类的种群数量和种群存活率的调查中,如普通田鼠(Microtus arvalis)。、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华南湍蛙(Amolops ricketti)、驼鹿等。 随着动物福利的要求以及技术的进步,采集动物的粪便、皮张、羽毛等非损伤性、采样已成为目前的主流,如刘辉等在调查北方驼鹿时的标志重捕法就是采集驼鹿粪便,然后利用DNA分析达到标志重捕的目的。但是,利用DNA分析技术进行标记时, 操作复杂、成本高,有时还会受非目标物种或肠道细菌等因素影响,造成错误的标志,因此很难大规模应用

 

参考文献:

[1]马亮,赵玉泽,高云,等.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 行动物资源调查[J].四川动物,201231(2)307—310

[2] 张杰,陈华豪.开放种群数量调查中标志释放法[J].野生动物,199415(5)ll16

[3] 赵尔宓.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二卷有鳞目蜥蜴亚目[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 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 支晓亮,钟林强,张立博,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驼鹿种群数量及分布[J].野生动物学报,201435(4)365—370

[6] 周璨林,宁礼群,马合木提·哈力克.野生动物粪便研究进展[J].野生动物学报,201536(2)232—239

[7] 刘宁.野生动物数量调查方法综述[J].云南林业科技,1998(2)58—6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