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雅”的离去——烧炭自杀?NO!

(2017-12-22 19:06:23)
标签:

生理

胡雪静 生科二班

就在几天前,韩国艺人金钟铉选择烧炭自杀,离开了这个世界。

21世纪,烧炭取代了跳楼,成为最受欢迎的自杀方式。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里,被人们关注的和不被关注到的地方,越来越多的自杀者选择烧炭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为什么呢?仅仅是因为传说中的烧炭自杀优雅无痛吗?今天我们先不讨论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我们就着烧炭自杀真的优雅无痛吗?这个话题来从生理学讨论其过程和结果。这是一个负载着沉甸甸的生命的严肃的话题。

与煤气自杀一样,烧炭自杀致死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而较之开煤气自杀易引起严重火灾,烧炭自杀被认为是一个不连累他人的死法。不少自杀者借助酒精的作用,企图减少一氧化碳中毒的不适感。他们将自己困在密闭空间内燃烧木炭,燃烧过程会消耗密室内的氧气,其后碳和氧不完全燃烧便会结合成一氧化碳。吸入呼吸道的一氧化碳能与血液内的血红蛋白紧密结合,使之失去气体交换能力。自杀者最终因一氧化碳中毒、缺氧致死。通过生物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吸入时间,密闭空间和炭完全燃烧程度,会影响血液中与一氧化碳结合的血红蛋白的含量。根据其含量的多少,人为将一氧化碳中毒分为三种严重情况。

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由此一氧化碳中毒实际上是非常痛苦的过程。烧炭自杀看似毫无痛苦,实则折磨自己,使身边的人陷入不复。人活着,各有各的艰难,然而失去生命便是连这艰难地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了。人活着,各有各的幸福,若是不曾抓住希望好好活着,如何去追求这稍纵即逝的幸福?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请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因为我们都不是孤身一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