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原则---牛俊娜

(2018-05-07 17:19:39)

应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原则

牛俊娜

如何应对生成性问题是个崭新的课题, 以下几个原则应多加考虑:

第一、预演原则

除了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还需要在课前“预演课堂”, 在大脑中重组课堂的各种因素, 预演整个教学流程, 构想课堂中可能要出现的情景和问题, 思考解决的策略与方法。预演课堂, 并不会消除课堂的不确定性, 但可以使教师在进入课堂时, 心态更平和、积极, 更从容地应对突发问题。

第二、目标原则

面对课堂中随即生成的问题, 要时刻与三维教学目标相比照, 该扬则扬, 该抑则抑, 作出适当的选择, 不能偏离了教学目标, 为生成而生成, 造成随意教学,“放大羊”等于放弃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作为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功能。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课堂监控能力, 站在更高的高度把握课堂。

第三、相机而作原则

处于意想不到的课堂中, 需要教师不断培育教育智慧来相机而作。也许学生的某些知识掌握得并不像教师所想的那样好 也许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教师的期望不一样也许教师未能把学生的学习体验充分调动起来也许学生将自己的体验、感情带进课堂并产生了思维的火花, 教师必须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 及时反馈,使之更具有教育意义。

第四、平等对话原则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与对话。”师生、生生之间完全是平等的, 只有平等的对话, 师生、生生才能互相尊重、互相倾听接纳,“才能实现智慧的碰撞, 经验的共享, 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 因此教师必须摒弃“形式的交往”,“造作的交往”,“垄断的交往”,“独裁的交往”等异化的、虚假的交往”

第五、学生主体原则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是要关注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情感体验,关心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基于此,教师的教学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如何“学”, 即以学生的求知为主线来展开。

第六、反思原则

教学是一种智力活动, 特别是面对鲜活的课堂, 教师应以研究者的态度和眼光审视, 应该想一想: 还有更好的方法来运转课堂吗? 不断反思探究, 提高自己应对生成性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 培育自己的教育智慧, 使自己“敏锐感受、准确把握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景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学行为

课堂情景千变万化, 只有基于不断生成问题的课堂教学, 才能由师生共同完成意义建构。这需要教师, 以积极的心态, 及时捕捉教育契机, 才能引领学生一起建构开放生成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也唯有如此, 教师的教育智慧才会不断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