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管理机制研究》立项申请·评审表
(2017-11-23 19:43:54) 
周至县教育局2017年度周至县校(园)长校本课题立项申请·评审表
| 
 课题 负责人  | 
 张凯宏  | 
 学 校  | 
 哑柏新区九年制学校  | 
 学历  | 
 专科  | 
 职 称  | 
 一级教师    | 
|||||
| 
 年 龄  | 
 39  | 
 参加工作时间  | 
 2002.3  | 
 工作单位  | 
 哑柏树新区九年制学校    | 
|||||||
| 
 手机号  | 
 13630215696  | 
 QQ号  | 
 271998345  | 
|||||||||
| 
 课 题 名 称  |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管理机制研究  | 
 新浪博 客网址  | 
 http://blog.sina.com.cn/u/6400896963  | 
|||||||||
| 
 校(园)长校本课题其他成员  | 
 姓 名  | 
 职 称  | 
 工 作 单 位  | 
|||||||||
| 
 李维  | 
 高级教师  | 
 哑柏新区九年制学校  | 
||||||||||
| 
 林小雄  | 
 一级教师  | 
 哑柏新区九年制学校  | 
||||||||||
| 
 选   题   缘   由  |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条件限制以及错误思想影响,使我国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存在一定问题,三方面互相联系不够,配合不好,出现脱节的现象。  
家庭教育不能配合学校教育,家长的教育随意性非常强,缺乏科学性,有的溺爱、娇惯,有的简单粗暴、棍棒教育,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占比例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家庭教育表现的特点是重智轻德不能全面培养子女,甚至有的家长的教育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使学生在这种相互矛盾的教育中无所适从,削弱了教育的作用。  
社会教育呈现出无力的状态,其一,表现是不重视社会教育,因为社会教育的作用有隐形性、长效性、不能立竿见影。其二,学校个别教师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重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和社会教育,重知识传授,忽视德、体  
  
家庭教育不能配合学校教育,家长的教育随意性非常强,缺乏科学性,有的溺爱、娇惯,有的简单粗暴、棍棒教育,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占比例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家庭教育表现的特点是重智轻德不能全面培养子女,甚至有的家长的教育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使学生在这种相互矛盾的教育中无所适从,削弱了教育的作用。  社会教育呈现出无力的状态,其一,表现是不重视社会教育,因为社会教育的作用有隐形性、长效性、不能立竿见影。其二,学校个别教师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重学校教育,而忽视家数量少,活动内容以及方式还不能适应青少年的需要,有的还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场地出租,减少了教育活动场所。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表现出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作用,学校长时期的正面教育,有时被一次黄色录象、被父母不负责任的言行而否定了。我们知道三方面的教育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也各有不足之处,三方面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整体教育的作用,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只靠学校教育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或者学校教育显得孤立无援。
庭和社会教育,重知识传授,忽视德、体     | 
|||||||||||
| 
 研   究   设   想  | 
 
设想是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教育合力  
1.教育要求的一致性。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教育,在方向上要保持一致和统一,共同的教育和要求使学生努力方向更明确,有动力,避免了不知所措和犹豫徘徊。三方面的教育都要按照教育目的提出的要求,作为教育的统一目标和要求,当然在内容上,措施上可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家长要和教师沟通配合好,不能各行其事;社会教育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携起手来,使学生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感受到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目标一致,使他们更加坚定信心。  
2.教育作用的互补性。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都各自发挥着作用,不管其作用大小,勿庸置疑,对学生都会有影响。那么,要使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形成会力,除了统一要求外,还要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各有侧重,形成互补。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心情抒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提供各种追求和选择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条件,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人生活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学校则应该按照教育目标,从德智体几方面培养学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根据个人的特点,还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各自的才能,特长都能得到培养和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3.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教育中,学校教育更自觉,目的性更强一些,并且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因此,我们提出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要对象庭教育进行指导与配合,如学校可以指定专人分管负责家庭教育工作,向家庭宣传教育方针、政策、介绍正确的教     | 
|||||||||||
| 
 单位 审查 意见  | 
 
  
  
  (单位盖章) 
   | 
|||||||||||
| 
 校(园)长校本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意见  | 
 
  
  
  (单位盖章)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