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思路
(2018-05-07 21:03:26)
审题关:要做到“三看清”,看清题中所讲的化学过程,看清题设条件,看清要解决的问题,这是解题的前提。
分析关:要做到“三想”,想化学过程所涉及的化学概念,所用到的化学原理,想所给条件与所求问题的关系,想有无隐含条件及题目考查的内容。
解答关:根据题意和条件,选择最佳的答题方法,实验验证所选取的试剂要易得,操作要简单,现象要明显,结论要可靠。
例题1.(2008年漳州市质检)已知一种固体化合物由C、H、O、Cu四种元素组成。向盛有该化合物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己知这种蓝绿色是氯化铜溶液。
探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可能是氢气;
……
【实验】请针对你和猜想中的一种,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从蓝绿色溶液中回收得到纯净的金属铜,过程如下:
蓝色溶液
固体M
铜
加入过量的A
操作1
加入过量的B
操作2
A物质可能是;写出A物质与蓝绿色的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验证M固体中是否含有A物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的M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B物质(供选试剂:水、稀盐酸、食盐水),触摸杯壁
【解析】该题是对探究过程中的猜想能力及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考查,所涉及的知识主要是气体的性质、检验,金属的化学性质等的化学知识,涉及面广。本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围绕题目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猜想和分析即可。注意提出的猜想要周密,必须有一定的合理性,要有科学性。
【答案】【猜想】氧气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或甲烷等)
【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铁(或锌等);Fe+CuCl2=Cu+FeCl2(或Zn+CuCl2=Cu+ZnCl2等)
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无气泡产生);M固体中含有A物质(或M固体中不含有A物质)
例题2.(2009年漳州市中考)小华同学对烧煮食物的某固体酒精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他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固体酒精是固态的纯酒精吗?
【查阅资料】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C2H5OH,熔点为-114.1,易溶于水。酒精填充在硬脂酸钠中即得到固体酒精。固体酒精燃烧时硬脂酸钠完全转化为硬脂酸(化学式为C18H36O2)和另一种物质。硬脂酸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硬脂酸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得出结论】小华认为固体酒精不是固态的纯酒精,理由是。
【实验探究】取少量固体酒精于蒸发皿中,点燃,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后,蒸发皿中残余了少量白色固体物质。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用铂丝蘸取该白色固体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固体中含有钠元素
将该白色固体置于足量蒸馏水中A.
固体易溶于水
取少量所得溶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B.
溶液显碱性
【得出结论】该固体可能含有。
【联想与解释】小华联想到老师用玻璃管将纯净的氢气导出并点燃时,燃烧火焰略带黄色,其原因是玻璃中可能含有。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的实验探究题,以生活中接触的物质----固体酒精作为探究对象,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探究实验的全过程,即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猜想(得出结论)实验探究实验结论联想与解释等,通过解题,我们可以领悟这种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解这类题时,需纵观探究全过程,挖掘出资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进行认真分析,然后作答。
【答案】【查阅资料】C18H36O2+26O2
【得出结论】固体酒精中含有硬脂酸钠酒精熔点为-114.1,在常温下是液体
【实验探究】A.固体溶于水(或固体消失等)B.溶液变成蓝色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联想与解释】钠元素(或Na)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途径。解实验探究题时要强化解题思路:认真读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找出题目中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