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213】《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总结(上)。
2022-12-03 11:37:30
薰医草【3213】《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总结(上)。【1】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了141篇《内经》的文章。《黄帝内经》上下卷一共162篇,这就是说,我们已经学习了141/162=87.1%,即说明至今为止我们终于学习了《黄帝内经》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内容。我相信,随着越学越多的日积月累,会觉得越来越轻松和越来越快乐。【2】这两天我们学的是《黄帝内经》上册的《病能论篇》。本篇是一篇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篇大概有750字左右,我们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分五期就把它学完了。下面总结一下。【3】本篇的题目叫“病能论篇”。“能”就是“态”的意思,“病能”就是“病态”,也就是病的形态、病的症状等意思。所以,本篇探讨的主要是若干疾病的病态和病证的问题。具体到本篇,主要讨论的是“胃脘痈、卧不安……”等七种疾病的病态和病证。【4】在前一阶段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中,曾经学习了“腹部的六种疾病”,它们分别是:鼓胀、血枯、伏梁、热中消中、厥逆、头腹胀痛病。这两天在我们学习的《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中,又学习了七种疾病,它们分别是:胃脘痈、卧不安、不得仰卧、腰痛、颈痈、阳厥、酒风。如果从两篇文章行文的风格和体系上看,这两篇文章似乎可以认为是“姊妹篇”,因为它们都是从病证、病因、病机方面入手的。这就是说,这两篇经文一共介绍了“十三种疾病”。【5】刚刚学习过的本篇所介绍的这七种疾病,如果用现代概念来理解的话,那就是:(1)胃溃疡。(2)失眠。(3)不能仰卧。(4)腰痛。(5)颈部化脓。(6)狂怒证。(7)酒后受风病。2022/12/3
薰医草【3213】《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总结(上)。
薰医草【3213】《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总结(上)。【1】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了141篇《内经》的文章。《黄帝内经》上下卷一共162篇,这就是说,我们已经学习了141/162=87.1%,即说明至今为止我们终于学习了《黄帝内经》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内容。我相信,随着越学越多的日积月累,会觉得越来越轻松和越来越快乐。【2】这两天我们学的是《黄帝内经》上册的《病能论篇》。本篇是一篇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篇大概有750字左右,我们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分五期就把它学完了。下面总结一下。【3】本篇的题目叫“病能论篇”。“能”就是“态”的意思,“病能”就是“病态”,也就是病的形态、病的症状等意思。所以,本篇探讨的主要是若干疾病的病态和病证的问题。具体到本篇,主要讨论的是“胃脘痈、卧不安……”等七种疾病的病态和病证。【4】在前一阶段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中,曾经学习了“腹部的六种疾病”,它们分别是:鼓胀、血枯、伏梁、热中消中、厥逆、头腹胀痛病。这两天在我们学习的《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中,又学习了七种疾病,它们分别是:胃脘痈、卧不安、不得仰卧、腰痛、颈痈、阳厥、酒风。如果从两篇文章行文的风格和体系上看,这两篇文章似乎可以认为是“姊妹篇”,因为它们都是从病证、病因、病机方面入手的。这就是说,这两篇经文一共介绍了“十三种疾病”。【5】刚刚学习过的本篇所介绍的这七种疾病,如果用现代概念来理解的话,那就是:(1)胃溃疡。(2)失眠。(3)不能仰卧。(4)腰痛。(5)颈部化脓。(6)狂怒证。(7)酒后受风病。20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