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草【2769】《灵枢·四时气第十九》总结。

(2022-08-09 13:50:16)

薰医草【2769】《灵枢·四时气第十九》总结。【1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了90篇《内经》的文章。《黄帝内经》上下卷一共162篇,这就是说,我们已经学习了90/162=55.6%,即说明至今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黄帝内经》二分之一以上的内容。我相信,随着越学越多的日积月累,会觉得越来越轻松和越来越快乐。这两天我们学的是《黄帝内经》下册的《四时气第十九》。本篇全文只有780字左右。所以,我们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它学完了。下面我们总结一下。【2】在《黄帝内经》中,“四时”通常指的就是“四季”。所以,本篇主要讲的是,一年四季“气”和“气候”的变化以及对人体的影响、并治病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主要的结论是:春天艾灸针刺,多取经脉、血脉、和分肉之间的穴位。夏天灸刺,多用浅刺的手法刺孙络。秋天,多刺腧穴和合穴。冬天,多取井穴和荥穴。【3】本篇一共讲了十三种疾病的症状和灸刺方法。这十三种疾病分别是:温疟病、风水病、飧泄病、转筋病、徒病、着痹病、肠中不便症、麻风病、肠鸣病、疝气病、呕胆病、膈塞症、小腹疼肿症。【4】本篇提出的一个注意事项是:“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这就是说:服药的时候不能同时用餐;用餐的时候也不要同时服药。在治病的过程中,不要食用其他禁忌的食物。显然,这个服药注意事项一直沿用至今。【5】本篇的两个生僻字:(1)“痏”,读 weiyou。意思是皮肉破的地方,即伤疤。也可以指针孔、腧穴,还可以引申为针刺的次数。(2)“”, 读shui。古中医中的一个病名,一般指风水病,即水肿病。不过,这种水肿主要是水邪所致而没有夹杂着风邪。【完】2022/8/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