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1】《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之十。
(2022-06-25 18:28:55)薰医草【2631】《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之十。【1】原文:“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2】岐伯又说:(1)因此说,医者切脉必须要遵循一定的“道”,这个“道”的核心就是要虚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对来者进行号脉。四季的脉象通常是:(2)春天的脉因阳气初起而摸起来会有一种漂浮的感觉,就好像是鱼儿随着水波漂游一样。(3)夏天的脉因阳气外越在肤表,所以手一摸就能感觉得到,就好像夏天万物蓬勃向上茁壮生长按压不住的样子。(4)秋天的脉因阳气开始收敛而存在了皮肤的下面,就好像是蛰虫慢慢向下向里逐渐蛰伏的样子。(5)冬天的脉因阳气深藏而存在于体内骨的周围,这就好比是这些蛰虫深藏的很深很稳固,也好像是君子们深居在自己的住所不愿出门一样。(6)鉴于这样的情况:第一,要想知道体内的五脏之气,就一定要按照正常的切脉的手法去诊脉,这样才能知道其要害。第二,要想知道体表的经络之气,就一定要按照经络循经的顺序从头到尾的进行号诊。(7)刚才讲的这些,就是对春、夏、秋、冬、内、外这六个方面进行诊脉时一定要知道的法则。【3】简单解释一下。岐伯这一段话,其实就是对黄帝在前面问题的一个呼应。当时,黄帝的问题是:“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很明显的,在这五个问题中,黄帝就问到了:春脉、夏脉、秋脉、冬脉、内脉、外脉这六个方面的情况。202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