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薰医草【2340】《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之六。

(2022-03-31 11:30:41)

薰医草【2340】《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之六。下面一段岐伯主要讲的是补泻的针刺手法和特点。1】原文:“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2】岐伯又说:(1)无论是虚还是实,用九针最能体会出其妙用所在。无论是补法还是泻法,都可以在针刺的手法上表现出来。(2)“泻”的意思就是:必须把针迅速的刺入皮肤,之后开始出针。排出阳邪而迅速将针拔出。这样的操作,就会使得病邪之气随着针而从体内泻出。(3)但如果这个时候采用的是按住皮肤的针孔而出针的办法,其后果就是血郁而散不开来、气聚而泄不出去。这就叫“内温”。(4)“补”的意思就是“随”,即随着经气的运行方向而随针,这样的意念下,其做法就会得心应手应用自如。这种似行似按的手法,有一种蚊虫叮在皮肤上的感觉。当肌肤得气之后,会有一种似留似走的感觉。当针离开皮肤的瞬间,又会产生一种离弦之箭的奇妙感觉。(5)这个时候,用左手压住皮肤针孔、用右手去抽针。这样就可以停止住气的外出,因为这个时候皮肤外面的大门已经闭合起来了。由此,中气也就会充实了。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能出现瘀血。一旦出现瘀血,那就要立即采取刺破络脉放出瘀血的办法进行处置。2022/3/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