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薰医草【2325】《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之十六。

(2022-03-25 14:06:33)

薰医草【2325】《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之十六。1】下面一段是岐伯关于遇到这些脉象应该如何针刺的解答。原文:“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2岐伯回答说:(1)因此,针刺“急脉”的病症,就要深刺,并且留针时间要长。(2)对于“缓脉”的病症,就要浅刺,并且出针要快,这样可以把热邪带出去。(3)对于“大脉”的病症,轻微的针刺以达到泄气的目的就行了,千万不能刺出血来。(4)对于“滑脉”的病症,进针要迅速,并且不要刺的太深。只要通过泻去体表之阳气以达到去掉热邪的目的就行了。(5)对于“涩脉”的病症,一定要针刺到经脉,并根据着经气的顺逆运行方向长时间的针刺、留针。针刺之前,要先用手对所针刺部位进行按抚、并循寻其经络走向。出针以后,还要迅速的按压住针孔,不能让血流出来,使其经脉中的气血得以稳定调和。(6)至于那些“小脉”的病症,因为阴阳两虚、气血双亏、体力也不支了,所以,就不能用针刺的手法,而应该改用甘药来进行调治。2022/3/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