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目
【协会动态】
“赤峰羊绒”区域公用品牌直播访谈专场
协会又有会员企业获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品牌建设】
办好两件大事 | 来自赤峰的报告当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会员风采】
让小小荞麦米变成“金麦米”
【服务标准化】
重点!标准化提升区域产品质量
【协会动态】
“赤峰羊绒”区域公用品牌直播访谈专场
2023年5月12日,由赤峰市农牧局副局长王金环带队,赤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长、赤峰东黎羊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旭东,赤峰山羊绒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吕永利,赤峰市罕山白绒山羊种羊场党支部书记、研究员徐惠娟,赤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秘书长王利美,赤峰圣伦绒毛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宗鹏共5人参加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主办、内蒙古品牌建设促进会承办的2023年中国品牌日《内蒙古品牌推介——品牌会客厅》“赤峰羊绒”区域公用品牌直播访谈活动。
赤峰山羊绒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吕永利首先介绍了“赤峰羊绒”质量特色及影响力、产业规模及加工能力、市场表现、资源优势以及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接着他介绍了赤峰山羊绒产业协会在赤峰羊绒产业基地建设中的作用。2022年6月赤峰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建设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体系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82号文件,正式提出推广并规范使用“赤峰羊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动产业的发展壮大。2023年2月赤峰市政府出台“赤峰市绒毛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规划了赤峰绒毛加工产业未来三年羊绒制品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最后他表示赤峰市是绒山羊、罕山白绒山羊养殖大市,也是羊绒制品生产加工基地,也是全区重要的绒山羊种源生产和输出基地,具有发展绒山羊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推广绒山羊规模化养殖基地,实现赤峰羊绒产业发展的专业化、现代化、可持续,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推动赤峰羊绒产业集群化发展,使赤峰绒山羊产业的百亿元产业集群发展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赤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秘书长王利美,首先介绍了赤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的基本情况,以及申请注册“赤峰羊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意义和企业如何申请使用“赤峰羊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接着她介绍了如何推广运用“赤峰羊绒”区域公共品牌,以及使用“赤峰羊绒”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最后她表示赤峰羊绒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可以说还任重而道远,今后协会将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指导赤峰市区域内的羊绒企业积极使用“赤峰羊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促进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优势叠加、融合发展。发挥“赤峰羊绒”区域公用品牌引领带动作用,助力赤峰羊绒相关企业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达到一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个赤峰羊绒产业集群,发展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赤峰市罕山白绒山羊种羊场研究员徐惠娟,首先介绍了赤峰市罕山白绒山羊种羊场基本情况、种羊场技术开展情况、罕山白绒山羊种羊选育情况。接着她又介绍了罕山白绒山羊推广情况和效益,推广区域主要以内蒙古中东部为主,同时辐射辽宁、新疆、甘肃、吉林、河北等地,通过完善的罕山白绒山羊繁育技术推广,能够引导和带动农牧户从事“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罕山白绒山羊养殖产业,形成组织带动农牧户实行产业化经营,统一技术服务措施和配送优良品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增效的措施。最后她表示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将从罕山绒山羊品种选育、舍饲养殖、绒品质保障、羊绒产品开发等方面,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关,在保障生态和绒山羊羊绒品质的同时,提高养殖户的综合效益,提升我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绒山羊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实现绒山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赤峰圣伦绒毛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宗鹏首先介绍了赤峰的地域特点,正是凭借独特的气候,培育了内蒙古独有的罕山白绒山羊。而打造精品羊绒世界的“圣伦羊绒”就如同一块宝石,镶嵌在这片璀璨大地上。接着他又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羊绒原料来源及产地、技术团队力量、获得的国际认证概况、国家地理标志情况、以及圣伦绒毛生产及设计工艺水准是如何制定的。最后他表示圣伦羊绒,这张有温度的产业名片,正在用品质的力量,影响着精彩纷呈的羊绒世界。
赤峰东黎羊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旭东作为压轴最后出场,首先介绍了赤峰“东黎”品牌的起源以及与国际的接轨过程,接着向大家介绍了羊绒加工工艺流程中,东黎羊绒的绝对工艺流程优势,尤其是在技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获得国家专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奖项1项,获得行业精品奖2项,参与制定国家团体标准4项,参与制定国际团体标准1项,制定企业标准4项。在管控产品质量方面,赤峰东黎羊绒股份有限公司是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获得单位。在营销策略上,东黎羊绒是抖音电商“王牌工厂”。在完善产业链方面,公司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高质量完成100万件羊绒衫、1000吨分梳无毛绒可视化综合应用项目。最后他表示通过加入抖音电商渠道实现了销售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东黎羊绒加快了扩建有机牧场的进程,吸引了更多牧民积极加入养殖合作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农牧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也保障了公司羊绒原料的稳定供应。
“赤峰羊绒”区域公用品牌直播访谈推介圆满成功!感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内蒙古品牌建设促进会举办的2023中国品牌日直播访谈活动,带领协会以及企业在全网进行直播访谈,将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的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通过直播访谈的方式推广出去。
(文/吕健鹏 视频/郑方)
协会又有会员企业获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2023年5月16日,从赤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获悉,赤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又有4家会员企业的6个品类产品获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详情如下:
获准使用“赤峰小米”证明商标及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2家:赤峰一品粮源商贸有限公司、十月稻田(敖汉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获准使用“赤峰绿豆”证明商标及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1家:赤峰市稻之乡商贸有限公司。
获准使用“赤峰葵花”证明商标及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1家:赤峰合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获准使用“赤峰马铃薯”证明商标及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1家:赤峰合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获准使用“赤峰驴肉”证明商标及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1家:赤峰合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使用协会注册有“赤峰”字样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相应团体标准申报“红标”的会员企业,已经有62个品类产品可以合法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红标)。其中赤峰小米23家,赤峰绿豆10家,赤峰荞麦8家,赤峰葵花8家,赤峰羊肉4家,赤峰牛肉3家,赤峰羊绒2家,赤峰马铃薯2家,赤峰驴肉2家。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专用标志)合法使用人名单
(截至2023年5月18日)
赤峰小米(23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小米
内蒙古北方大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福润东方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敖汉禾为贵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赤峰小米
内蒙古浩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赤峰汇全通粮食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小米
赤峰凯峰商贸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粟香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富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林西县恒丰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小米
赤峰康斯食品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增嘉园有机农业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宁城县志永米业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蒙羊康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粟丰工贸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汇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赤峰绿仁粮食贸易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赤峰农合天下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巴林右旗元粟米业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巴林右旗众惠新型农牧业联合社
赤峰小米
内蒙古大辽王府粮贸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硒望田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赤峰一品粮源商贸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十月稻田(敖汉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10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绿豆
内蒙古北方大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
敖汉禾为贵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赤峰绿豆
内蒙古大辽王府粮贸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
内蒙古粟丰工贸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
内蒙古浩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
林西县恒丰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绿豆
赤峰凯峰商贸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
赤峰绿仁粮食贸易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
内蒙古硒望田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
赤峰市稻之乡商贸有限公司
赤峰荞麦(8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荞麦
内蒙古北方大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赤峰荞麦
敖汉禾为贵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赤峰荞麦
内蒙古大辽王府粮贸有限公司
赤峰荞麦
内蒙古粟丰工贸有限公司
赤峰荞麦
内蒙古浩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赤峰荞麦
林西县恒丰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荞麦
赤峰凯峰商贸有限公司
赤峰荞麦
巴林右旗众惠新型农牧业联合社
赤峰葵花(8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葵花
赤峰市席记食品有限公司
赤峰葵花
赤峰洽林商贸有限公司
赤峰葵花
赤峰市蒙峰炒坊有限公司
赤峰葵花
敖汉旗天润葵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赤峰葵花
内蒙古粟丰工贸有限公司
赤峰葵花
内蒙古瓜子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葵花
内蒙古玄谷村食品有限公司
赤峰葵花
赤峰合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羊肉(4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羊肉
内蒙古蒙羊康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羊肉
内蒙古草原金峰畜牧有限公司
赤峰羊肉
赤峰宏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羊肉
内蒙古昭乌达肉羊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赤峰牛肉(3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牛肉
内蒙古蒙羊康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牛肉
内蒙古草原金峰畜牧有限公司
赤峰牛肉
内蒙古中敖食品有限公司
赤峰羊绒(2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羊绒
赤峰东黎羊绒股份有限公司
赤峰羊绒
赤峰圣伦绒毛制品有限公司
赤峰马铃薯(2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马铃薯
内蒙古蒙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赤峰马铃薯
赤峰合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驴肉(2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驴肉
赤峰蒙联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驴肉
赤峰合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文/杨翠萍)
【品牌建设】
办好两件大事 |
来自赤峰的报告当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暮春时节,在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三眼井村,播种机、翻地机等农用机械穿梭在田间,玉米、谷子等农作物开始在泥土里孕育…… 这火热的春播场景开启了今年赤峰市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序幕。
近两年,赤峰市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突出抓好高效节水农业、绿色食品和以肉牛为主、奶业为辅的肉奶产业。
到2025年,赤峰市粮食产量将稳定在120亿斤以上;牛存栏达到400万头,就地屠宰加工100万头以上;生鲜乳产值突破100亿元,助力内蒙古建设“粮仓”“肉库”“奶罐”“菜篮子”。
宁城县一肯中乡种植的尖椒条形修长,挂满枝头,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林西县大营子乡东升村的大棚蔬菜喜获丰收,农民采收乐开怀。
林西县特色农业让百姓发家致富。
林西县官地镇下官地村暖棚里的芦笋丰收了。
阿鲁科尔沁旗双胜镇北山村种植户线上推荐草莓。
林西县大营子乡和平村的大冬瓜喜获丰收。
“农”耕希望田野
重农固本,国之大纲。在赤峰市宁城县一肯中乡沙巴日台村,一座座大棚鳞次栉比。
走进村民张振金家的大棚,个大饱满、嫩绿的尖椒挂在枝头,人们正忙着摘尖椒、装尖椒。“今天我的大棚卖了2000多斤,收入2000多元。”张振金说道。
2008年,张振金带头成立了盛丰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技术、销售服务。张振金说,“我们合作社种的尖椒销往北京、黑龙江、吉林等地,共销售了4000万斤,收入七八千万元。我们的社员和附近农户都富起来了。”
自1996年开始,宁城县一直把设施农业发展作为全县农村经济主导产业来抓,作为农民增收致富首选产业来推。如今,宁城县年产各类蔬菜126万吨,产值53亿元。
宁城县的成功只是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的代表之一。一直以来,赤峰市以标准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加快推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共新建塑料大棚1000亩,完成旧棚改造1500亩;设施蔬菜在田面积16.9万亩,同比增加3%,产量50万吨以上。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拎好“菜篮子”更需要压实“米袋子”。春播生产已经开始,目前赤峰市已播种13.77万亩,其中玉米5万亩,小麦4.17万亩。
仓廪实,天下安。一直以来,赤峰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尤其是阡陌纵横、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的打造,将显著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减灾能力。
2019年至2022年,赤峰市累计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75.2万亩,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2023年,赤峰市将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74万亩,其中新建44万亩、改造提升30万亩。
翁牛特旗桥头镇太平庄村的南瓜个个体型硕大、长势良好。
宁城县大城子镇万亩番茄园区。
宁城县一肯中乡万亩辣椒园区内成熟的尖椒将销往北京、黑龙江、吉林等地。
各地客商云集宁城,采购“宁城番茄”。
“宁城番茄”在北京市各大商超销售。
一辆满载着2万斤圆白菜的货车缓缓驶入北京丰台岳各庄批发市场,这是来自林西县官地镇新民村岳各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首批成熟蔬菜。
赤峰生产的系列保鲜蔬菜、脱水蔬菜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16个省市以及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外市场年交易140万吨以上。
“畜”写致富篇章
畜牧业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一头连着产业结构,牵一发而动全身。赤峰市作为农牧业大市,要如何写好畜牧业这篇文章?全市将发力点之一放在了“增牛优羊”战略上,而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一环就是改良。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敕勒歌》所描写的草原优美景色,也是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的真实写照。
肥沃的耕地、70万亩人工优质牧草是当地肉牛舍饲圈养的物质基础。经过40多年坚持不懈,阿鲁科尔沁草原的人们通过运用人工授精技术,培育出了优质的西门塔尔牛。
“以8个月到10个月的公牛举例,品质好的能卖到将近3万元,改良前只卖6000多元。”阿鲁科尔沁旗农牧局牛业办公室主任石景君说道。
走进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浩力宝嘎查双金龙家庭牧场,干净整洁的牛棚映入眼帘,一头头体格健硕的牛正在悠闲地低头进食。
双金龙是当地出了名的肉牛改良养殖大户,养牛30多年,从3头当地蒙古牛起步,通过持续改良,发展到现存栏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86头。“2022年,我卖了40头牛,纯利润67万元。”双金龙骄傲地说。
传统的养殖行业有了互联网的加入,产生的作用反而超乎想象。2019年,赤峰市建立了“草原云牧”肉牛数据平台,通过肉牛育种、养殖、防疫、交易等信息化管理,实现产品可追溯。
从“传统牧业”到“增牛优羊”到“草原云牧”肉牛数据平台,赤峰市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努力将优势做优、强项做强,同时,赤峰市还通过实施“增禽优猪”战略、落实奶业振兴行动、有序推进饲草料生产,稳步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赤峰市牲畜总存栏数达到1939.2万头只,其中肉牛存栏302.2万头,羊存栏1245.3万只,猪存栏310.9万头,禽存栏3485.1万只。出栏肉猪119.1万头,出栏肉牛30万头,出栏肉羊190.1万只,出栏肉禽1521.1万只。
43°9羊火锅的厨师将切好的鲜羊肉装盘,准备让顾客享用。
昭乌达肉羊是我国第一个草原型肉羊品种。昭乌达羊以自然式放牧,采食野生牧草为主,补饲本地种植的大麦、豌豆等有机饲料,羊肉因品质兼优,从而得到人们广泛认可与好评。
昭乌达肉羊精选生长6个月的昭乌达羔羊羊肉,这个生长周期内的羊肉肉质不老,也不会过嫩,是羊肉的黄金口感时期,保留了天然纯正的草原风味。
绿色有机鸡蛋即将运往辽宁。
敖汉旗木头营子乡青山村东现存栏种鸭10万羽,年产值3360万元,纯利润960万元。
阿鲁科尔沁旗澳亚现代牧场奶牛肉牛养殖项目加速推进。
巴林左旗富河镇乌尔吉村的肉驴养殖产业园区饲养着3500多头肉驴,一排排驴舍错落有致,一头头肉驴膘肥体壮。
林西县五十家子镇九连庄安格斯肉牛养殖基地。
“链”出崭新未来
农畜产品加工业从种养殖业延伸而来,产业链的延长在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抖音、拼多多都有网店,今天销售了几百单,小米锅巴、小米酥都挺受欢迎的,销往北京、天津、新疆,最高一天收入一万多元。”看着逐渐增多的订单,敖汉旗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国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20年,合作社开始走“产学研用”的路子,深度开发敖汉小米和杂粮的精深加工项目,引进两条生产线生产小米酥、小米锅巴等。
今年,产品一经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
王国军说,“今年一季度,我们以3万斤‘孟克河’有机小米作为主要原料,制作小米酥和小米锅巴,销售收入达到60多万元。如果是销售有机小米的话,销售额只有18万元左右。所以说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带来的收益是十分可观的。”
敖汉旗不断延长小米产业链,建设了中国小米博物馆、旱作农业主题公园等,同时创办了农业文化遗产主题餐厅、小米饭农家院,从科学种植到标准化精深加工,从打造品牌到发展旅游产业,让小米从“不愁种”到“不愁卖”,实现了华丽转身。
如今,肉牛、肉羊、蔬菜、粮食在赤峰高质量发展中有机结合起来,“链”出一个崭新未来。
春光正好,记者行走在赤峰大地,广袤田畴一片生机,人们铆足干劲、奋勇而上,让农牧业成为更有奔头、更有甜头的产业,赤峰人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谱写着新的篇章。
(信息来源:内蒙古日报)
【会员风采】
让小小荞麦米变成“金麦米”
——记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杨颖
春暖花开的四月,来到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物流园区,走进干净整洁的厂房,这里是杨颖扎根乡村实现梦想的地方。杨颖,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2022年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称号获得者。
开启创业创新“干劲足”
“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人大代表,我把自己的人生与小小的荞麦米紧紧连在一起。”杨颖说道。
2003年大学毕业的杨颖回到家乡投身荞麦生产一线,她多次赴先进地区学习种植经验、生产加工方法、企业经营策略。2018年6月,杨颖成立公司,开启了创业创新之路。她用半年多的时间建起集种植、加工、研发、餐饮于一体的绿色集成产业链条,从此,杨颖的人生与一粒粒荞麦米紧密相连。
带领乡亲致富“有奔头”
“我不怕折腾,只是想为乡亲们做点什么。”杨颖当选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后,秉持着“乡企帮乡亲,不落一个人”的理念,将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以荞麦产业园为平台,带动当地78户种植户从事绿色食品种植,所种植加工的荞麦米、石磨荞麦粉成功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实现了“好技术走进来,好产品走出去”。她还为贫困户免费捐赠荞麦种子,进行农业种植指导,覆盖1500余户、2400余人,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作为一名女性代表,如何帮助解决家庭妇女的灵活就业问题也是杨颖的关注点之一,她通过为家庭妇女提供荞麦壳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利用扩建荞麦壳缝纫车间、杂粮分装车间,电商培训、发展微店分销等方式,带动就业800余人次。
提高代表履职“含金量”
“当选人大代表,我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更深感责任义务在肩。”作为一名新当选的人大代表,杨颖深知履职道路上只有多用心、多尽力,才能提高履职“含金量”,要站在人大代表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她把履职尽责书写在服务群众上,特别是针对自己所熟悉的农业领域多次开展调研并提交意见建议。
杨颖在实际生产和走访中了解到,本地区还有很多品质优良的农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经营销售模式还处于“单打独斗”的初级阶段,要想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就要大力培育生产企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形成认证品牌产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才能推动区域优势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为此,杨颖先后提出“加强我区农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3件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杨颖表示,她将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努力将小小荞麦米变成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金麦米”。
(信息来源:人民代表报 )
【服务标准化】
重点!标准化提升区域产品质量
一、探索构建模型
从标准化支撑工作实际出发,标准化助推区域产品质量提升可以总结为标准体系构建、标准制修订、标准化良好行为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系列技术标准创新族、标准化示范试点等路径和体系,各路径体系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助推区域产品质量提升的框架模型。
二、构建路径体系
(一)标准体系构建。标准体系构建统揽标准化方法的应用和实施,通过标准体系构建合理总结现有生产技术水平、规划未来技术发展能力,形成现有技术、工作、管理标准和待研制的规划标准。
(二)标准制修订。通过技术、工作、管理标准的制定,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产品标准类型扩展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本着企业标准的技术指标高于国家标准的基本原则,鼓励企业对产品技术标准的相应指标进行拔高和提升,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
(三)企业标准“领跑者”。对标省内外乃至国际标准,不断提升产品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将经验总结和规划完善体现在产品标准上,成为企业标准“领跑者”生产看领跑、消费看领跑,以点带面辐射性提高全行业产品质量水平。
(四)系列技术标准“创新族”。通过系列技术标准创新族的开发和研制,将产品质量的管控提前到生产链条的最前端,即研发环节,形成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到售后的全产业链标准跟踪完善,将标准化技术方法渗透到企业产品创新的全生命周期。
(五)标准化良好行为培育。在企业管理的标准化行为上有所规范,将标准化的良好行为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执行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企业标准体系要求、企业标准体系产品实现、企业标准体系基础保障、企业标准化工作评价与改进等国家标准,推动企业运用标准化系统理论和方法建立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化基础水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六)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企业通过技术和管理标准化规范,争创标准化示范试点,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改进、提高,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持续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升。
三、突出效果效益
通过上述标准化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实施,一方面,企业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管理不断提高,标准的提升带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一方面,通过企业标准等标准的制定,产品的技术指标不断提高,主观上提升了企业的整体技术能力;一方面,企业通过标准化方法更加重视研发创新的重要性,转变观念关注研发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形成全链条、全过程的标准化技术管理;一方面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培育和养成,提升了企业管理行为的规范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企业管理的持久和科学;一方面,标准化助推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助推产品生产管理的规范,必然带来了企业经营水平的大幅提升;一方面,创建标准化示范试点起到了标杆带动效应,影响广泛企业通过标准化技术方法改变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解决技术发展难题、提高生产经营能力。总体来说,标准化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实施,提高了产品技术水平、规范了生产经营管理行为、延伸了产品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效应,使得区域发展经济效益增幅显著、社会效益波及广泛。
(信息来源: 学习标准化)
赤峰品牌农牧业信息第98期
本期要目
【协会动态】
“赤峰羊绒”区域公用品牌直播访谈专场
协会又有会员企业获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品牌建设】
办好两件大事 | 来自赤峰的报告当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会员风采】
让小小荞麦米变成“金麦米”
【服务标准化】
重点!标准化提升区域产品质量
【协会动态】
“赤峰羊绒”区域公用品牌直播访谈专场
2023年5月12日,由赤峰市农牧局副局长王金环带队,赤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长、赤峰东黎羊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旭东,赤峰山羊绒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吕永利,赤峰市罕山白绒山羊种羊场党支部书记、研究员徐惠娟,赤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秘书长王利美,赤峰圣伦绒毛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宗鹏共5人参加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主办、内蒙古品牌建设促进会承办的2023年中国品牌日《内蒙古品牌推介——品牌会客厅》“赤峰羊绒”区域公用品牌直播访谈活动。
赤峰山羊绒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吕永利首先介绍了“赤峰羊绒”质量特色及影响力、产业规模及加工能力、市场表现、资源优势以及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接着他介绍了赤峰山羊绒产业协会在赤峰羊绒产业基地建设中的作用。2022年6月赤峰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建设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体系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82号文件,正式提出推广并规范使用“赤峰羊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动产业的发展壮大。2023年2月赤峰市政府出台“赤峰市绒毛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规划了赤峰绒毛加工产业未来三年羊绒制品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最后他表示赤峰市是绒山羊、罕山白绒山羊养殖大市,也是羊绒制品生产加工基地,也是全区重要的绒山羊种源生产和输出基地,具有发展绒山羊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推广绒山羊规模化养殖基地,实现赤峰羊绒产业发展的专业化、现代化、可持续,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推动赤峰羊绒产业集群化发展,使赤峰绒山羊产业的百亿元产业集群发展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赤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秘书长王利美,首先介绍了赤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的基本情况,以及申请注册“赤峰羊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意义和企业如何申请使用“赤峰羊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接着她介绍了如何推广运用“赤峰羊绒”区域公共品牌,以及使用“赤峰羊绒”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最后她表示赤峰羊绒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可以说还任重而道远,今后协会将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指导赤峰市区域内的羊绒企业积极使用“赤峰羊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促进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优势叠加、融合发展。发挥“赤峰羊绒”区域公用品牌引领带动作用,助力赤峰羊绒相关企业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达到一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个赤峰羊绒产业集群,发展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赤峰市罕山白绒山羊种羊场研究员徐惠娟,首先介绍了赤峰市罕山白绒山羊种羊场基本情况、种羊场技术开展情况、罕山白绒山羊种羊选育情况。接着她又介绍了罕山白绒山羊推广情况和效益,推广区域主要以内蒙古中东部为主,同时辐射辽宁、新疆、甘肃、吉林、河北等地,通过完善的罕山白绒山羊繁育技术推广,能够引导和带动农牧户从事“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罕山白绒山羊养殖产业,形成组织带动农牧户实行产业化经营,统一技术服务措施和配送优良品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增效的措施。最后她表示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将从罕山绒山羊品种选育、舍饲养殖、绒品质保障、羊绒产品开发等方面,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关,在保障生态和绒山羊羊绒品质的同时,提高养殖户的综合效益,提升我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绒山羊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实现绒山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赤峰圣伦绒毛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宗鹏首先介绍了赤峰的地域特点,正是凭借独特的气候,培育了内蒙古独有的罕山白绒山羊。而打造精品羊绒世界的“圣伦羊绒”就如同一块宝石,镶嵌在这片璀璨大地上。接着他又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羊绒原料来源及产地、技术团队力量、获得的国际认证概况、国家地理标志情况、以及圣伦绒毛生产及设计工艺水准是如何制定的。最后他表示圣伦羊绒,这张有温度的产业名片,正在用品质的力量,影响着精彩纷呈的羊绒世界。
赤峰东黎羊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旭东作为压轴最后出场,首先介绍了赤峰“东黎”品牌的起源以及与国际的接轨过程,接着向大家介绍了羊绒加工工艺流程中,东黎羊绒的绝对工艺流程优势,尤其是在技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获得国家专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奖项1项,获得行业精品奖2项,参与制定国家团体标准4项,参与制定国际团体标准1项,制定企业标准4项。在管控产品质量方面,赤峰东黎羊绒股份有限公司是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获得单位。在营销策略上,东黎羊绒是抖音电商“王牌工厂”。在完善产业链方面,公司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高质量完成100万件羊绒衫、1000吨分梳无毛绒可视化综合应用项目。最后他表示通过加入抖音电商渠道实现了销售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东黎羊绒加快了扩建有机牧场的进程,吸引了更多牧民积极加入养殖合作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农牧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也保障了公司羊绒原料的稳定供应。
“赤峰羊绒”区域公用品牌直播访谈推介圆满成功!感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内蒙古品牌建设促进会举办的2023中国品牌日直播访谈活动,带领协会以及企业在全网进行直播访谈,将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的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通过直播访谈的方式推广出去。
(文/吕健鹏 视频/郑方)
协会又有会员企业获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2023年5月16日,从赤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获悉,赤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又有4家会员企业的6个品类产品获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详情如下:
获准使用“赤峰小米”证明商标及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2家:赤峰一品粮源商贸有限公司、十月稻田(敖汉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获准使用“赤峰绿豆”证明商标及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1家:赤峰市稻之乡商贸有限公司。
获准使用“赤峰葵花”证明商标及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1家:赤峰合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获准使用“赤峰马铃薯”证明商标及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1家:赤峰合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获准使用“赤峰驴肉”证明商标及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1家:赤峰合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使用协会注册有“赤峰”字样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相应团体标准申报“红标”的会员企业,已经有62个品类产品可以合法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红标)。其中赤峰小米23家,赤峰绿豆10家,赤峰荞麦8家,赤峰葵花8家,赤峰羊肉4家,赤峰牛肉3家,赤峰羊绒2家,赤峰马铃薯2家,赤峰驴肉2家。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专用标志)合法使用人名单
(截至2023年5月18日)
赤峰小米(23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小米
内蒙古北方大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福润东方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敖汉禾为贵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赤峰小米
内蒙古浩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赤峰汇全通粮食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小米
赤峰凯峰商贸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粟香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富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林西县恒丰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小米
赤峰康斯食品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增嘉园有机农业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宁城县志永米业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蒙羊康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粟丰工贸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汇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赤峰绿仁粮食贸易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赤峰农合天下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巴林右旗元粟米业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巴林右旗众惠新型农牧业联合社
赤峰小米
内蒙古大辽王府粮贸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内蒙古硒望田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赤峰一品粮源商贸有限公司
赤峰小米
十月稻田(敖汉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10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绿豆
内蒙古北方大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
敖汉禾为贵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赤峰绿豆
内蒙古大辽王府粮贸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
内蒙古粟丰工贸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
内蒙古浩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
林西县恒丰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绿豆
赤峰凯峰商贸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
赤峰绿仁粮食贸易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
内蒙古硒望田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赤峰绿豆
赤峰市稻之乡商贸有限公司
赤峰荞麦(8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荞麦
内蒙古北方大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赤峰荞麦
敖汉禾为贵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赤峰荞麦
内蒙古大辽王府粮贸有限公司
赤峰荞麦
内蒙古粟丰工贸有限公司
赤峰荞麦
内蒙古浩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赤峰荞麦
林西县恒丰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荞麦
赤峰凯峰商贸有限公司
赤峰荞麦
巴林右旗众惠新型农牧业联合社
赤峰葵花(8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葵花
赤峰市席记食品有限公司
赤峰葵花
赤峰洽林商贸有限公司
赤峰葵花
赤峰市蒙峰炒坊有限公司
赤峰葵花
敖汉旗天润葵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赤峰葵花
内蒙古粟丰工贸有限公司
赤峰葵花
内蒙古瓜子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葵花
内蒙古玄谷村食品有限公司
赤峰葵花
赤峰合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羊肉(4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羊肉
内蒙古蒙羊康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羊肉
内蒙古草原金峰畜牧有限公司
赤峰羊肉
赤峰宏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羊肉
内蒙古昭乌达肉羊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赤峰牛肉(3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牛肉
内蒙古蒙羊康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牛肉
内蒙古草原金峰畜牧有限公司
赤峰牛肉
内蒙古中敖食品有限公司
赤峰羊绒(2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羊绒
赤峰东黎羊绒股份有限公司
赤峰羊绒
赤峰圣伦绒毛制品有限公司
赤峰马铃薯(2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马铃薯
内蒙古蒙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赤峰马铃薯
赤峰合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驴肉(2家)
商标名称
企业名称
赤峰驴肉
赤峰蒙联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驴肉
赤峰合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文/杨翠萍)
【品牌建设】
办好两件大事 | 来自赤峰的报告当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暮春时节,在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三眼井村,播种机、翻地机等农用机械穿梭在田间,玉米、谷子等农作物开始在泥土里孕育…… 这火热的春播场景开启了今年赤峰市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序幕。
近两年,赤峰市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突出抓好高效节水农业、绿色食品和以肉牛为主、奶业为辅的肉奶产业。
到2025年,赤峰市粮食产量将稳定在120亿斤以上;牛存栏达到400万头,就地屠宰加工100万头以上;生鲜乳产值突破100亿元,助力内蒙古建设“粮仓”“肉库”“奶罐”“菜篮子”。
“农”耕希望田野
重农固本,国之大纲。在赤峰市宁城县一肯中乡沙巴日台村,一座座大棚鳞次栉比。
走进村民张振金家的大棚,个大饱满、嫩绿的尖椒挂在枝头,人们正忙着摘尖椒、装尖椒。“今天我的大棚卖了2000多斤,收入2000多元。”张振金说道。
2008年,张振金带头成立了盛丰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技术、销售服务。张振金说,“我们合作社种的尖椒销往北京、黑龙江、吉林等地,共销售了4000万斤,收入七八千万元。我们的社员和附近农户都富起来了。”
自1996年开始,宁城县一直把设施农业发展作为全县农村经济主导产业来抓,作为农民增收致富首选产业来推。如今,宁城县年产各类蔬菜126万吨,产值53亿元。
宁城县的成功只是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的代表之一。一直以来,赤峰市以标准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加快推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共新建塑料大棚1000亩,完成旧棚改造1500亩;设施蔬菜在田面积16.9万亩,同比增加3%,产量50万吨以上。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拎好“菜篮子”更需要压实“米袋子”。春播生产已经开始,目前赤峰市已播种13.77万亩,其中玉米5万亩,小麦4.17万亩。
仓廪实,天下安。一直以来,赤峰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尤其是阡陌纵横、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的打造,将显著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减灾能力。
2019年至2022年,赤峰市累计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75.2万亩,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2023年,赤峰市将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74万亩,其中新建44万亩、改造提升30万亩。
“畜”写致富篇章
畜牧业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一头连着产业结构,牵一发而动全身。赤峰市作为农牧业大市,要如何写好畜牧业这篇文章?全市将发力点之一放在了“增牛优羊”战略上,而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一环就是改良。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敕勒歌》所描写的草原优美景色,也是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的真实写照。
肥沃的耕地、70万亩人工优质牧草是当地肉牛舍饲圈养的物质基础。经过40多年坚持不懈,阿鲁科尔沁草原的人们通过运用人工授精技术,培育出了优质的西门塔尔牛。
“以8个月到10个月的公牛举例,品质好的能卖到将近3万元,改良前只卖6000多元。”阿鲁科尔沁旗农牧局牛业办公室主任石景君说道。
走进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浩力宝嘎查双金龙家庭牧场,干净整洁的牛棚映入眼帘,一头头体格健硕的牛正在悠闲地低头进食。
双金龙是当地出了名的肉牛改良养殖大户,养牛30多年,从3头当地蒙古牛起步,通过持续改良,发展到现存栏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86头。“2022年,我卖了40头牛,纯利润67万元。”双金龙骄傲地说。
传统的养殖行业有了互联网的加入,产生的作用反而超乎想象。2019年,赤峰市建立了“草原云牧”肉牛数据平台,通过肉牛育种、养殖、防疫、交易等信息化管理,实现产品可追溯。
从“传统牧业”到“增牛优羊”到“草原云牧”肉牛数据平台,赤峰市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努力将优势做优、强项做强,同时,赤峰市还通过实施“增禽优猪”战略、落实奶业振兴行动、有序推进饲草料生产,稳步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赤峰市牲畜总存栏数达到1939.2万头只,其中肉牛存栏302.2万头,羊存栏1245.3万只,猪存栏310.9万头,禽存栏3485.1万只。出栏肉猪119.1万头,出栏肉牛30万头,出栏肉羊190.1万只,出栏肉禽1521.1万只。
“链”出崭新未来
农畜产品加工业从种养殖业延伸而来,产业链的延长在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抖音、拼多多都有网店,今天销售了几百单,小米锅巴、小米酥都挺受欢迎的,销往北京、天津、新疆,最高一天收入一万多元。”看着逐渐增多的订单,敖汉旗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国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20年,合作社开始走“产学研用”的路子,深度开发敖汉小米和杂粮的精深加工项目,引进两条生产线生产小米酥、小米锅巴等。
今年,产品一经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
王国军说,“今年一季度,我们以3万斤‘孟克河’有机小米作为主要原料,制作小米酥和小米锅巴,销售收入达到60多万元。如果是销售有机小米的话,销售额只有18万元左右。所以说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带来的收益是十分可观的。”
敖汉旗不断延长小米产业链,建设了中国小米博物馆、旱作农业主题公园等,同时创办了农业文化遗产主题餐厅、小米饭农家院,从科学种植到标准化精深加工,从打造品牌到发展旅游产业,让小米从“不愁种”到“不愁卖”,实现了华丽转身。
如今,肉牛、肉羊、蔬菜、粮食在赤峰高质量发展中有机结合起来,“链”出一个崭新未来。
春光正好,记者行走在赤峰大地,广袤田畴一片生机,人们铆足干劲、奋勇而上,让农牧业成为更有奔头、更有甜头的产业,赤峰人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谱写着新的篇章。
(信息来源:内蒙古日报)
【会员风采】
让小小荞麦米变成“金麦米”
——记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杨颖
春暖花开的四月,来到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物流园区,走进干净整洁的厂房,这里是杨颖扎根乡村实现梦想的地方。杨颖,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2022年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称号获得者。
开启创业创新“干劲足”
“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人大代表,我把自己的人生与小小的荞麦米紧紧连在一起。”杨颖说道。
2003年大学毕业的杨颖回到家乡投身荞麦生产一线,她多次赴先进地区学习种植经验、生产加工方法、企业经营策略。2018年6月,杨颖成立公司,开启了创业创新之路。她用半年多的时间建起集种植、加工、研发、餐饮于一体的绿色集成产业链条,从此,杨颖的人生与一粒粒荞麦米紧密相连。
带领乡亲致富“有奔头”
“我不怕折腾,只是想为乡亲们做点什么。”杨颖当选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后,秉持着“乡企帮乡亲,不落一个人”的理念,将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以荞麦产业园为平台,带动当地78户种植户从事绿色食品种植,所种植加工的荞麦米、石磨荞麦粉成功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实现了“好技术走进来,好产品走出去”。她还为贫困户免费捐赠荞麦种子,进行农业种植指导,覆盖1500余户、2400余人,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作为一名女性代表,如何帮助解决家庭妇女的灵活就业问题也是杨颖的关注点之一,她通过为家庭妇女提供荞麦壳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利用扩建荞麦壳缝纫车间、杂粮分装车间,电商培训、发展微店分销等方式,带动就业800余人次。
提高代表履职“含金量”
“当选人大代表,我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更深感责任义务在肩。”作为一名新当选的人大代表,杨颖深知履职道路上只有多用心、多尽力,才能提高履职“含金量”,要站在人大代表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她把履职尽责书写在服务群众上,特别是针对自己所熟悉的农业领域多次开展调研并提交意见建议。
杨颖在实际生产和走访中了解到,本地区还有很多品质优良的农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经营销售模式还处于“单打独斗”的初级阶段,要想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就要大力培育生产企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形成认证品牌产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才能推动区域优势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为此,杨颖先后提出“加强我区农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3件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杨颖表示,她将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努力将小小荞麦米变成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金麦米”。
(信息来源:人民代表报 )
【服务标准化】
重点!标准化提升区域产品质量
一、探索构建模型
从标准化支撑工作实际出发,标准化助推区域产品质量提升可以总结为标准体系构建、标准制修订、标准化良好行为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系列技术标准创新族、标准化示范试点等路径和体系,各路径体系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助推区域产品质量提升的框架模型。
二、构建路径体系
(一)标准体系构建。标准体系构建统揽标准化方法的应用和实施,通过标准体系构建合理总结现有生产技术水平、规划未来技术发展能力,形成现有技术、工作、管理标准和待研制的规划标准。
(二)标准制修订。通过技术、工作、管理标准的制定,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产品标准类型扩展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本着企业标准的技术指标高于国家标准的基本原则,鼓励企业对产品技术标准的相应指标进行拔高和提升,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
(三)企业标准“领跑者”。对标省内外乃至国际标准,不断提升产品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将经验总结和规划完善体现在产品标准上,成为企业标准“领跑者”生产看领跑、消费看领跑,以点带面辐射性提高全行业产品质量水平。
(四)系列技术标准“创新族”。通过系列技术标准创新族的开发和研制,将产品质量的管控提前到生产链条的最前端,即研发环节,形成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到售后的全产业链标准跟踪完善,将标准化技术方法渗透到企业产品创新的全生命周期。
(五)标准化良好行为培育。在企业管理的标准化行为上有所规范,将标准化的良好行为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执行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企业标准体系要求、企业标准体系产品实现、企业标准体系基础保障、企业标准化工作评价与改进等国家标准,推动企业运用标准化系统理论和方法建立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化基础水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六)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企业通过技术和管理标准化规范,争创标准化示范试点,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改进、提高,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持续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升。
三、突出效果效益
通过上述标准化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实施,一方面,企业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管理不断提高,标准的提升带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一方面,通过企业标准等标准的制定,产品的技术指标不断提高,主观上提升了企业的整体技术能力;一方面,企业通过标准化方法更加重视研发创新的重要性,转变观念关注研发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形成全链条、全过程的标准化技术管理;一方面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培育和养成,提升了企业管理行为的规范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企业管理的持久和科学;一方面,标准化助推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助推产品生产管理的规范,必然带来了企业经营水平的大幅提升;一方面,创建标准化示范试点起到了标杆带动效应,影响广泛企业通过标准化技术方法改变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解决技术发展难题、提高生产经营能力。总体来说,标准化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实施,提高了产品技术水平、规范了生产经营管理行为、延伸了产品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效应,使得区域发展经济效益增幅显著、社会效益波及广泛。
(信息来源: 学习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