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镇永合小学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19-05-17 17:02:24)楼观镇永合小学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的基本内容,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拓展教育影响的广阔空间,走开放办学之路,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求学校必须进行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创新,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工作目标
1.营造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育人须围。
2.建设校外育人基地,即办好学校观察社会的窗口。
3.培养一批优秀家长,并以此建立优秀育人家庭。
二、方法步骤
1.以学校德育处为主阵地,协调学校教育网络,家庭育人网络,社会育人网络三网合理运行。
2.建设阶段性和开放性网络,在实施中不断拓展网络,随时吸纳鲜活的校内外德育源泉
3.建立学校网络。
4.建立各班优秀家长辅导站,培养优秀家长、建设优秀育人家庭网,宣传优秀家长的教育方法及典型事迹,请优秀家长到班开主题班会。
5.建立校外育人基地。让学生到更立阔的天地里学习、锻炼,感受来自社会的积极教育因素,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6.创造性地开展三结合教育工作不断总结得失,把三结合教育这个开放性网络不断引向深入。
三、工作重点
1.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我国优良传统为专题,学校通过教学途径进行,家庭依靠家长及亲友的言传身教,社会借助德育基地和广播宣传等媒体来影响。
2.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即“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行”、“教师职道德规范”、“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3.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宣传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处“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之间的关系。家长配合、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我出其闪光点,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发展某一方面的技能。
4.把班级作为三结合教育的基本点和生长点,深化班级的管理改革,开展形式多样的“三结合”教育活动。
5.注重德育基地和社区活动。让学生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6.开发家教资源,密切家校联系。
7.注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四、工作内容。
1.积极开展爱党爱国爱军爱家乡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大力开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2、加大法制、安全教育力度。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知识竞赛、故事会、法制展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中小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将法制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活动、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教育学生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远离违法和犯罪。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学习和讨论、开展学生法律知识测试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素质,增强同学们“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
3.积极参加创建文明活动。一是动员学生寻较纠正社会不规范用字,为创建规范语言文字做贡献。二是继续深化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引导学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家是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