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27 15:26:02)

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一线老师的关注,大家积极探索,努力探求最符合时代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9/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10月第293   作者:张毅

[导读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思维导图的应用是重要的突破口。本文将从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着手,深入分析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通过教学案例,探索其在高中数学中的实际应用。

张 毅 山西省太原市五十六中学校 030000
摘 要:高中数学相比初中数学而言,难度增加而且更加抽象。数学概念和性质,如果单纯地用语言来描述,会给一些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上带来一定的困惑。为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为学生构造出简单清晰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思维导图的应用是重要的突破口。本文将从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着手,深入分析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通过教学案例,探索其在高中数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数学 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思维导图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于1970年提出,它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结合了全脑的概念。思维导图具有色彩鲜明、便于记忆、制作简单等诸多优点。思维导图将数字、方程以及公式形象再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获取信息,抓住其中的逻辑。而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旨在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就能自发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并加以验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思维导图在新知识的讲解和解题训练中的应用 
        1.
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进行新知识讲解时,将思维导图加入到教学设计中,要借助设计软件构建整理知识体系。
       
比如,在进行指数与指数函数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供制作好的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对思维导图再进行修改和完善,既能提高学习参与性,又能巩固知识。 在进行对数和对数函数的学习时,学生就可以类比指数与指数函数的学习,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了。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越来越强。
        2.
教师在解题训练中应用思维导图时,应该注重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
由于数学知识的复杂性,一题多解的现象经常会出现。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制作出不同角度的不同解题思路,就能做到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一道立体几何问题为例:如图,几何体E-ABCD是四棱锥,ABD为正三角形,CB=CD, ECBD
       
1)求证:BE=DE
       
2)若BCD=120°M为线段AE的中点,求证DM平面BEC 
       
审清条件,观察结论,建立联系,明确解题方向。
       
第(1)问: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2)问: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在复习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每一章的知识构建成网络图,这样能够激活学生记忆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课前将课本知识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在上课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整个知识有总体的了解,能够建立知识框架。例如在复习函数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框架(如下图),建立函数的大框架后,逐条丰富。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学生在学习中要不断归纳和总结,开拓思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强化对知识结构的掌握,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可以使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和自我构建自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建成 思维导图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4849,(1),24-27
[2]
王振琴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讨论[J].考试周刊,241345,(142),113-116
[3]
刘识华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网络财富,204942,(04),179-18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