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孜娜·鲁沙特:从珍馐到粗粝:论覃河馨海剧作《三道菜》中的精神蜕变

分类: 论校园戏剧 |
饮食可以反映文化,亦可反映精神,覃河馨海的剧作《三道菜》写的是家常菜,反映的是家族史。剧作以江南美食为背景,用醉蟹、上汤狮子头、小葱拌豆腐这三道菜串起一部家族史,反映风雨飘摇的时代中家族命运与人的精神特质的转变。
第二道菜上汤狮子头是苏家危机前的最后奢侈。第二幕在众人的议论下拉开。“黑场”也暗示着人物命运的转变,包装精致的米暗喻着苏家体面下的溃烂,上汤狮子头的清汤里,飘着的却是道德困境的油星,而饭桌上的一番对话反映亲情开始出现裂痕,苏沪生对小李称呼苏清和的称呼不满,以及三叔过寿没有送米等事情反映出苏沪生精于算计的性格,而这种行为使得他失信于人,为后来文兰平生病借不着米做铺垫。
第三道菜小葱拌豆腐象征废墟中的精神蜕变。从家大业大到借米为生,从醉蟹、上汤狮子头到小葱拌豆腐,菜品转变映射出家族命运的起伏波澜,苏家人对粗粮的感恩体现出他们的精神蜕变。小葱拌豆腐,却不是一道菜了,而是一个家族的希望,是沉浮命运中他们所抓住的一根稻草,结局在众人口中道出。下雨了,暗示天道规律对人性试炼的回应,是一个带有温暖、希望的结局,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开放性,使读者浮想联翩。
苏沪生作为一个商人,性格中有冲突的一面,他爱子女,会亲自叫孙女回家吃饭,同时,他攀附军官,蔑视平民,这样的人格立体度使一个封建、独立又重视家人的商人形象跃然纸上。而苏沪生攀附军官,失信于镇上的人,这使一家人陷入了借米为生的境地,后来他同意孙子的提议到上海谋生,也是做出了让步。同时他对小葱拌豆腐赞不绝口也反映出他的转变,从大鱼大肉到满足于粗粮、感谢粗粮,这也是人物性格的转变之处。
(注:《三道菜》曾于2019年5月13日由南山剧社在西北政法大学南校区小剧场演出过,覃河馨海自己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