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剧社演出的校史剧《李蒸之路》内容提要

分类: 戏剧社团研究 |
序
1932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提议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停招一年,消息一出,立马引起北平师大学生骚动,一时间北平城内学潮迭起。警察厅内,徐厅长正与朱部长密谋如何镇压此次学潮,与此同时,窗外也传来一阵阵学生们响亮的反抗口号……
第一幕
1932年12月,由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学生发起的“护校运动”在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此十分不满,责令校方整改。李蒸亲自前往南京与教育部长朱家骅面谈,两人就此事唇枪舌剑,激论无果,李蒸失意地走在路上,遇到一个卖烟的小男孩,两人畅谈于南京街头,就此结缘……
第二幕
1937年7月,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硝烟弥漫全国,日军闯进北平师大校园,意欲占领学校为据地,汉奸徐厅长带队将校长办公室围得严严实实,并以师生的生命安全进行威胁,李蒸无奈之下只好答应日军无耻的要求。此时,正值国民政府教育部电令北平师大迁往西安,自此李蒸带领全校师生踏上了漫漫西迁路……
第三幕
1938年3月,日军不断扩大侵略,企图灭亡整个中国,西安城内局势动荡,保险起见,全校师生从西安乘火车沿陇海路行进200公里至宝鸡,又徒步250公里翻越秦岭,前往汉中城固,后又收到甘肃省教育厅欢迎前往兰州办学的电报,为找到理想的办学地点,李蒸身体力行,前后多次赴兰考察,最终选定十里店为学院永久校址。
第四幕
李蒸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在兰州的落地尽心尽力,一边抓新学校建设,一边筹备开学事务,1944年年底,西北师范学院全部完成了迁往兰州的工作,西北师大扎根陇原大地办大学的宏伟序幕也就此拉开。
尾
木铎金声,滋兰树蕙。时间一晃,西北师范学院在兰办学后的第一批学生顺利毕业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火种在黄河岸边熊熊燃烧,西北大地的文化面貌自此焕然一新。
(2023年12月17日,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