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璐:探寻戏剧创作之路

(2025-03-13 17:05:07)
分类: 艺术界
人常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可见,剧本在一出剧目当中的作用有多么重要。只有先把剧本创作好,给一出剧目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充分调动起表演、导演、舞台美术及其他各部门的兴趣、创作冲动和积极性,在二度创作中发挥各自的智慧和能动性,把剧目创作好,达到成功搬上舞台,获得观众好评的目的。
既然剧本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创作好剧本呢?这也是许许多多戏剧界同仁们关心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和创作经历在此浅谈一下自己对剧本创作的理解与认识,还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一、阅读经典,提升自我如果有志于从事戏剧剧本创作,笔者感到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大量地阅读文学、诗歌和戏剧作品,还有哲学、历史、文学理论与批评,和戏剧理论评论,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培养对戏剧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我们才能认识和了解戏剧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戏剧,我们怎么样做才能使戏剧发挥出它独特闪光的魅力,沁润心灵、潜移默化、改变社会、改变人生。
二、深入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说明,深入生活,增加人生阅历,丰富人生感受对生活和创作的重要性。还有一句话是《红楼梦》中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例子不一定合适,但是笔者想说如果把这句话用在戏剧创作上,其实就是强调在创作中要有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因为“文学即是人学”,戏剧是文学的一种,也是通过戏剧写人,表达思想,反映人的命运,所以要写好戏剧剧本就一定要观察生活、熟悉生活、体验人生百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丰富知识和智慧,提升创作能力。如笔者创作的小品《我爱你》,反映的是青年人大学毕业回到铜川矿区工作的故事,表达了年轻人在新时代的召唤下,奉献青春、挥洒热血,建设矿区、建设祖国,并勇于冲破重重阻碍追求美好爱情和生活的思想主题。在写作之前,我去了铜川矿区,了解了许多当地的生产生活状况,也做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采访,熟悉了生活之后才开始进行思考和动笔。写好之后历经修改最终搬上了舞台,获得了一定好评。因此,只有先深入生活,熟悉生活,扎根生活,才不会“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才会找到生活和人物的依据。
三、熟悉钻研戏剧特性,按照艺术规律创作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运行规律,戏剧也不例外。如果有志于戏剧创作,势必要熟悉、钻研并掌握戏剧艺术的规律,掌握并运用戏剧创作的技巧进行实践、创作。笔者简要浅显地谈一点关于戏剧剧本创作的要素。
1.主题。这是戏剧创作的根本目的。无论大戏小戏亦或是话剧戏曲,每部戏都必须有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内涵意蕴,而且所表达的思想境界高低直接决定了这部剧的优劣高下。
2.人物。戏剧作品一般要有鲜明生动、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要塑造“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所以剧本创作最重要的是要调动一切手段塑造人物。把人物形象塑造好了,主题思想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所以一定要依据人物的性格写戏,设计情节,使情节与人物水乳交融,达到独特的人物有独特的情节,不能随意取代替换的效果,使人物与主题相得益彰。
3.故事。一部剧一定要有一个精彩动人的好故事,这样才能吸引人、感染人。但是,戏剧故事不宜过于复杂,复杂的故事和情节容易湮没人物。
4.结构。戏剧剧本的结构通常有开放式、锁闭式和冰糖葫芦式。前两种运用得较多、较为常见。中国古典戏曲常用开放式结构,如《西厢记》《梁祝》《三滴血》等。话剧运用锁闭式结构较多,如易卜生的《娜拉》、曹禺的《雷雨》等。糖葫芦结构如沙叶新的话剧《陈毅市长》等。
5.矛盾冲突。剧本一定要有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冲突构不成戏剧。矛盾冲突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动力,也是表现主要人物性格、表达思想主题的重要手段。戏剧往往是在矛盾冲突激烈的情势下,让人物作出选择,塑造人物性格,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6.行动主线。戏剧是行动的艺术,所以每部戏剧一定要有一条动起来的主线,贯穿全剧始终。通常指的就是主人公为了一个什么目的要去做什么事,怎样做,做的结果怎么样。行动主线对戏剧来说至关重要,相当于全剧的最高任务。一部戏通常就是紧紧围绕主人公的行动主线展开事件、情节的安排。
戏剧艺术博大精深,戏剧创作作为基础性的工作不容忽视,因此,及时总结戏剧创作的规律与技巧,指导创作实践、发挥理论评论的作用,创作更好更优质的戏剧作品尤为重要。以上就是笔者对戏剧创作的一点初浅认识,还请各位方家给予指导批评。
作者是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创评部主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