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世纪中叶的唐王朝,盛世不再藩镇四起,电影大师侯孝贤立足这一历史背景,《刺客聂隐娘》用诗一样的电影艺术完成了这样一部作品。荣膺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一口气囊括了二十多项大奖的背后,是它高超的艺术手法。

光影交错纵横之间的大师手笔。以黑白色调开场的视觉冲击感,林间疏影横斜,阵阵风过,树影摇曳,在片首即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泼墨写意山水画卷。风摇影动间光影疏离,从舒淇饰演的聂隐娘如探囊取物般刺杀山林中行进的官僚,到承接师意深夜潜入表兄家里的光影纵横有致,烛火昏黄轩窗幽,若隐若现屏风间,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也在这光影之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台词精简的语言功夫与诗意渲染。风声鸟声车马声,声声入耳;人物语言寥无几,句句若金。“送汝返魏,杀汝表兄”只言片语引出故事主体,“剑术已成,道心不坚”短短八字点明故事矛盾。山林之间云雾缭绕,文言句式与这一幅幅画卷相辅相成。一个个大远景和长镜头向我们展示着那高耸绝壁,悬泉飞瀑,山林幽径。快马追上押送父亲的队伍,轻轻松松拿下一行敌首,近十五分钟的剧情竟然没有一句台词,全在舒淇的人物刻画能力和导演的运镜手法之中。
色彩搭配与构图艺术对电影的艺术加成。从片首与众不同的黑白色调的吸引力,到田府夫人梳妆时屋内暖色系与背景图画的搭配,再到后来聂隐娘在烛火昏黄的廊道救下被巫术附体将死的胡姬,一个个场景中色彩的巧妙搭配和构图艺术的绝美设计,为电影带来了极致的艺术加成。阁中缕缕熏香烟,山林层层皑幽雾。林中决战,黑色与红色的视觉冲击感,交错纵横的太阳光线,为观众呈现出一幅“无声胜有声”的侠客决斗图。

高超的镜头运用对故事的润色与增彩。本片向我们集中展示了何谓“大师手法”,一个个长镜头与定格镜头,与散文化的抒情写意相结合,流畅自然,格调高雅。平缓的镜头运动,将原本混杂的人物与场景通过戏剧化的方式加以裁剪,使其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与艺术性。而剧中人物的生活场景,亲疏关系与内心活动也得以呈现,突破了屏幕的界限,似“人在影中行,身在戏中留。”
高超的电影艺术手法,将《刺客聂隐娘》这一特殊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复杂的人伦关系共同作用下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它之所以能囊括二十多项大奖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影片回顾和立足中国历史,传承和弘扬中华古典美学,以小见大反映中国传统的人文伦理关系和家国情怀。

此作品,应当引起更多的电影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古典美学的弘扬,不负电影观众对艺术电影的期望,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