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严家然:观西农剧社话剧《雕虫沧桑》有感

(2020-08-14 19:17:39)
分类: 戏剧社团研究

   近日观看了在2016年11月“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上荣获最高奖项——优秀展演剧目奖的话剧《雕虫沧桑》。该剧改编自著名昆虫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植保学院教授周尧先生自传《雕虫沧桑》,是由西农学生西农剧社的社员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精品,旨在通过讲述西农故事,弘扬“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

 

严家然:观西农剧社话剧《雕虫沧桑》有感

 

话剧以老年周尧的回忆为主线展开,以倒序的手法讲述了周尧先生波澜起伏的一生,展现了他“爱国、敬业、惜时、乐群”的高尚品质,讴歌了以周尧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矢志报国、潜心科研、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为培养广大青年学生学农、爱农的高尚情怀和爱国敬业、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雕虫沧桑》中“雕虫已矣,沧桑百年”的境界激励着校内学子奋发励志。观看完话剧后,我也感触良多,接下来我也将就这部话剧谈谈我的感受与想法。

 

     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话剧的我,可以说连一个话剧“小白”都算不上。在看这部话剧的开头两分钟时,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有些尴尬,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但是舞台上出现的是已经在“另一个世界”的周尧先生和他的妻子,这又让我有些好奇。再看了几分钟后,就明白了,原来这是用倒序的方式来讲述。于是我越来越好奇,接下来的情节要怎样发展。

 

     首先,周尧先生从青年时期留洋意大利开始说起。留洋意大利时,他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跟教授到各地拜访学习的机会,同时,热情似火的意大利姑娘也对他表达了心意。就在我以为他会接受这些的时候,故事转折出现了,一位学生拿了一份报纸跑过来,报纸上写着中国一个泱泱大国已被小小的日本所侵占,还将周尧先生认成日本人对他进行祝贺。这时,周尧毅然决然选择了回国。

     接着便是回国后为了抗战奔赴前线。在那个战火纷飞、国家危亡的年代,周尧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亦是暂时放弃了对自己所热爱的昆虫事业的研究,奔赴战场,保家卫国。也是在这时,他遇上了他这一生中一个重要的人——参谋长,参谋长对他说的一番话也成为了激励他继续他昆虫研究事业的不懈动力。这使得他继续回到了战场后方,继续昆虫研究。

 

     从前线回来后,经参谋长的介绍,周尧去到了川康参加川康考察团,在这里,他遇上了陪伴他一生、与他相互扶持走过半生风雨的爱人——他的妻子。在川康考察时,他越过湍急的河流,也曾差点因工作而丧命。可是当昆虫事业的发展需要他时,当祖国需要他时,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回到了贫苦的大西北去追寻科学的进步。他为了科学,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却忽视了家人,这也成为了周尧先生唯一的遗憾和亏欠。

 

      可周尧先生的昆虫研究事业并没有一帆风顺,文革时期,他被当成“反动知识权威”分到了乡下去“思过”。在这里,他认识了负责看管他的红卫兵牛娃,他还给牛娃讲述了许多有关昆虫的知识。就在他讲得正起劲时,一个“不速之客”来了。故事又发生了转折,这个“不速之客”不是别人,原来是之前的参谋长。正可谓,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此时乡下又爆发了小麦吸浆虫,却在周尧先生的指导帮助下,终于拯救了农民的收成,消灭了吸浆虫。也在参谋长的帮助下,周尧先生又回到了西农继续他的研究事业与教学生涯。

 

严家然:观西农剧社话剧《雕虫沧桑》有感

 

      转眼就来到了故事最后一个情节,周尧先生已经老年迟暮。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昆虫,把昆虫当成了他自己的孩子,岁月也给了他回馈。许多国外的著名学者、教授与研究人员慕名而来,特地拜访周尧先生。他的孩子们终也是齐聚一堂,就连当初抗战时期他救下的一个美国记者也慕名而来为他庆祝生日。故事得以圆满结束。

 

     该剧情节环环相扣,娓娓道来。多处设有有转折与悬念,一切因昆虫博物馆而起,又在昆虫博物馆结束,首尾相呼应,使得话剧让人看起来很舒服。

 

该剧在许多地方都有音乐的转换,如在留洋意大利时期,在周尧先生决定回国之时,加入了音乐,烘托故事情节,营造了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氛围。周尧先生高喊“意大利的天堂不是我的天堂,我要回到中国的地狱中,创造自己的天堂”,这使得我热泪盈眶,爱国主义情怀在心中激荡。话剧开始前悠长的歌声、黑色的幕布上有笔法厚重的‘雕虫沧桑’四个字,瞬间就把我带入了极具时代感的历史当中,演出正式开始后,演员们生动的表演,耐人寻味的台词,亦使我热泪盈眶。  

 

     全剧因昆虫博物馆起,亦因其而结束。中国第一座昆虫博物馆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昆虫学体系的完善,这是周老终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这是对周老一生努力的最大肯定。此时再看开场时众人的兴奋,一切都是这么的顺其自然,在经历重重磨难,几十寒暑的努力后,一切都有了回报。这不仅是众人多年的共同努力,更是源于周老多年的坚持,源于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写完这篇观后感时已然深夜,窗前月影彷徨,若蝶舞翩然,若是周老埋案深夜,抬头看见这般场景是否会兴致高昂挥墨纸上,或埋首案牍,兢兢业业,若是周老,只怕屋角真的会有蝶影翩飞。耳边似乎响起昆虫馆中的欢声笑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停息。这部话剧是我这个“小白”看的第一部话剧,我很庆幸看到的是这么好的一部话剧。我想这对于我以后对于话剧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且重要的一课。我会期待这部剧中闪耀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以后的演出中继续在新时代焕发出他的光彩。

 

严家然:观西农剧社话剧《雕虫沧桑》有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