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研究》观察记录表1
(2018-11-28 15:31:41)
标签:
杂谈 |
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研究》
观察记录表
观察 时间 |
2018.9.20
|
观察 地点 |
角色活动室 |
观察 对象 |
刘晨晨
|
观察者
|
邱 艳 |
观察目 的 |
幼儿的角色意识不是很强,如何保持幼儿对游戏的坚持性。 |
||
观 察 情 况 |
今天角色游戏的活动时间又到了,刘晨晨担任的是理发店的发型师,有一个顾客来到了理发店,刘晨晨开始为他理发,刘晨晨一只手拿着梳子,一只手拿着小推子,梳一梳、推一推,认真地,有模有样地为顾客理着发,理完了,顾客照了照镜子,高兴地走了。刘晨晨看见顾客走了,又没有新的顾客来,就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摆弄着理发店里的物品。摆弄了一会,刘晨晨看看还是没有顾客来,就起身离开了。 刘晨晨来到烧烤店,对服务员说:“我饿了,给我一串韭菜吧。”他接过服务员给的韭菜串,然后独自坐在烧烤炉前开始烤他的韭菜串。他烤着韭菜串,烤了一会韭菜串后,听到旁边的小朋友说这个很香,那个很好吃,就又跑到服务员面前,大声地喊着:“我还要一串这个,一串这个。”他一边说,一边指着架子上的各种烧烤串,不一会儿,手里又拿了好几串各式烤串,他回到烧烤炉前一边烤着烧烤串,一边还跟旁边的小朋友说着话。好长时间过去了,他烧烤的热情依旧高涨,在老师的提醒下他才放下了手里的各种烧烤串,离开了烧烤店,回到了理发店继续当理发师,等待顾客上门。 |
||
观 察
分 析 |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的角色意识不是很强,对游戏的坚持性也比较差,不管是担任服务员、医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或是顾客的幼儿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他们容易被其他游戏所吸引,不能很好地坚守岗位,尤其是当他们在无所事事或是比较空闲的时候就会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就像刘晨晨小朋友,他的岗位在理发店,是一名理发师,可他在理发店只招呼了一会客人,当看到店里没有顾客自己也就离开了,也不管后面有没有顾客再来,他在别的游戏区逗留了较长时间才回到自己原先的岗位,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今天的角色任务。
|
||
措 施
与
结 果 |
1、老师的指导:
2、材料的丰富 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各个游戏区都会有时而人多拥挤,时而冷冷清清的现象,当冷清的时候我们该怎样让他们觉得不那么无所事事,就是还要提供游戏材料,引发幼儿产生新的游戏情节。比如:理发店里可以提供一些毛巾,让理发师在空闲的时候洗洗、晒晒、叠叠毛巾,给他们一些小抹布,让他们能经常把理发店的柜子擦一擦,把各种理发用品理一理,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比较长时间地专注于一个游戏,对自己的角色任务也就会更加明确了。
|
观察记录表
观察 时间 |
2018.10.9
|
观察 地点 |
角色活动室 |
观察 对象 |
吴润天、李思汉、吴淼泽、
|
观察者
|
邱 艳 |
观察目 的 |
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及职责. |
||
观 察 情 况 |
“风味小吃店”是我们班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游戏。根据幼儿的需要现在风味小吃店的食品有:水饺、馒头、汤圆和羊肉串等,很多幼儿都喜欢参与风味小吃店的游戏,摆弄这些形象逼真的材料。有一次,吴润天选择了风味小吃店游戏,他卖起了羊肉串。游戏中,他发现制作羊肉串的吴淼泽离开了,立刻跑去摆弄制作羊肉串的材料,觉得挺好玩的。吴淼泽回来后,与吴润天吵了起来。因为,此时的吴润天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制作羊肉串的岗位,他让吴淼泽去卖羊肉串,杨崇洋不愿意,他据理力争,跟吴淼泽说道:“明明是我在做羊肉串的,我先来的。”吴润天想了想说:“那我们石头、剪刀、布”。结果,吴润天输了,他又去卖羊肉串了。 |
||
观 察
分 析 |
游戏进行到一定的时间,在同一游戏中出现了不同的角色,而各角色应有自己不同的职责。观察中,幼儿之间因为“你该做什么?我该做什么?”发生争吵,这说明幼儿的游戏在进步。在之前的游戏中,幼儿的游戏的角色少、不稳定,没有明确的角色分工。随着游戏的逐步开展,游戏角色增加了、游戏的情节丰富了,幼儿常常受游戏材料和参与游戏人数等因素的影响而离开自己当前的角色,参与到其他游戏,甚至强占他人的角色。这些现象的出现告诉教师,幼儿的游戏需要规则,需要明确的角色分工,幼儿在游戏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
|
||
措 施
与
结 果 |
活动反思:
|
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研究》
观察记录表
观察 时间 |
2018.11.22
|
观察 地点 |
角色活动室 |
观察 对象 |
万依诺、李欣桐、杨崇洋、王川 |
观察者
|
邱 艳 |
观察目 的 |
让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
||
观 察 情 况 |
角色游戏“小吃店”已经开展两个月了,幼儿对游戏很感兴趣。在今天的活动开始,我和幼儿一起回忆了“小吃店”游戏中的主要角色和他们各自的工作任务。游戏开始前,我问幼儿是自己商量分配角色还是老师分配,幼儿的回答是自己分配角色。我就让他们分组商量,我不知道他们商量得怎样,但要给他们尝试的机会,游戏开始了,我把玩具分到个组,尽管在游戏前我一直提醒幼儿不要抢玩具,但仍然有几个幼儿一见到玩具抱着玩具,生怕自己没得玩。这时,我发现有的组分配角色较好,有厨师、服务员和顾客。有的组只有厨师和服务员,而没有顾客,在我的提醒下,他们就改变了一些角色。在游戏过程中,万依诺和杨崇洋扮演得比较好,李欣桐当顾客时就很耐心地坐在位置上等待,我看到王川当厨师当得很认真,而且还有对顾客说“你觉得好吃吗?”“要不要加点调料”等。还有几个幼儿也表现得不错。可还有一部分幼儿对玩具感兴趣,忘记了自己的角色。在老师的提醒下,有几个幼儿回到角中。在游戏过程中,很多幼儿朦胧了角色意识,以致游戏没办法玩下去。游戏结束时,幼儿学会整理玩具,但整理得不够整洁。 |
||
观 察
分 析 |
大班上学期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识和自我的主见,在游戏中,教师不需要一味地为孩子们解决问题,而是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教师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要以平行介入的方式帮助幼儿,让游戏继续开展下去。 |
||
措 施
与
结 果 |
在游戏开始,全班幼儿都会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而且还有了自我的主见,但角色意识不够强,有的幼儿只会摆弄玩具,不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与的有幼儿能按角色要求行动,但表演一般。还有一些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 在知识预备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继续请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带幼儿去小吃店参观。老师提供有关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在区域活动中,提供玩具分组开展活动。增强幼儿对角色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