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研究》观察记录表
(2018-04-16 12:33:37)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研究》
观察记录表
观察 时间 |
观察 地点 |
大七班建构区 |
|
观察 对象 |
黄灿钰、白欣妍 |
观察者
|
陈成英 |
观察目 的 |
学习动脑筋解决问题,遇困难不轻易放弃。 会看建构示意图。 |
||
观 察 情 况 |
幼儿进入建构区后,有三位幼儿先看了看屏风上的设计图,然后再选择了积木尝试拼搭,而有两位幼儿是先尝试自己拼搭,没有参考设计图,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尝试。黄灿钰先选择两块长方形积木做了柱子,他一边很认真的在搭建,一边仔细的看着设计图纸,还说着:“再拿个长的。”于是,搭了两层后,她选择了一块三角形的积木做为屋顶。不一会儿,她按照设计图纸搭建了三幢房子,基本上是以组合、排列的方式搭建的。而其他幼儿仍然是自己管着自己搭建 |
||
观 察
分 析 |
通过环境上的调整后,我发现幼儿对建构的兴趣又开始膨胀了,他们渐渐的关注到了设计图,也能完成设计图上的内容。但是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说这些设计图上的内容过于的简单,他们一会儿就完成,但是能力较弱的幼儿仍然只是停留在原地。于是,有人现有的建构经验以及材料的层次性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
||
措 施
与
结 果 |
1、区域环境的调整:增加了一些拼搭好的作品的照片供幼儿参考。 2、材料的调整:增加了一些树木、花草等,比较形象生动的材料,使整个建构区更像一个整体。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废旧材料。 3、幼儿经验的积累:带领幼儿参观中大班哥哥姐姐们搭建的房子,参观他们的建构区,以及带领孩子参观一些常见的房屋建筑。 |
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研究》
观察记录表
观察 时间 |
2017.12.5 |
观察 地点 |
大九班建构区 |
观察 对象 |
猛猛和翁慕凡、王之求等 |
观察者 |
左晓丹 |
观察目 的 |
1.幼儿基本情况:龚曹正洪和彭崇洋平时活泼聪明,但很少与别人合作游戏。 2.尊重幼儿想法的过程中教师的积极引导是否能促进幼儿合作搭建。 |
||
观 察 情 况 |
今天结构区里大部分都是男孩子,他们设定的主题是瑞岩寺,除了建构已学过的东西塔、大雄宝殿外,幼儿还联想到在瑞岩寺里看过古船,于是一伙人都兴致勃勃的参与古船建构中。 慕凡与晨锐都选择了小星星积塑,相互配合拼起了船底,而较晚入区的猛猛看到小星星玩具已经有很多小朋友在玩,就和慕凡商量:“能不能和我一起玩?” 晨锐忙说:“我们人数已经够了,快买玩具了,你到其他地方去吧!”“但我已经在最后一格的入区表填上号数了。” 猛猛不愿意去其他区。王之求在一旁拿出小花片约猛猛:“那我们拼一些小船好了。”但猛猛还是不愿意,我介入启发幼儿想想:“船上可以有些什么样的摆设装饰一下?”他们回答了好多种:“亭子、椅子、船浆、大炮、旗子等。”“那这些小装饰就可以用花片模拟建构,再与大船组合起来。这时,猛猛像是获得某种灵感,兴奋的拉着王之求一起用花片装饰古船。最后,这群小伙伴还一起用各种围墙装饰性划分瑞岩寺的古船展、东西塔、假山等不同景物。 |
||
观 察
分 析 |
本次结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关系方面而言:有个别幼儿较不愿与他人合作、分享,独占欲也强。这使在集体活动的多数幼儿缺乏交流,语言的沟通,及游戏经验的交往,在某些程度上约束幼儿相互学习与发展的机会。 |
||
措 施
与
结 果 |
观察措施与策略:教师在引导幼儿模拟建构的同时,可提醒启发幼儿更多的创造力,在肯定个别幼儿的独特成果时,又要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取得更大的收获。 观察结果:这次结构活动,虽然有小部分幼儿在合作建构,但有时局限在好朋友中,对其他幼儿的介入拒而远之。因此,教师在评价他们作品时,要多多表扬多人合作后的不同成果,让幼儿愿意接受合作后的集体喜悦和荣耀,相互模仿学习到同伴游戏时的玩法与经验,体验分工合作,分享结果的喜悦。 |
建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研究》
观察记录表
观察 时间 |
2018.1 |
观察 地点 |
大班班建构区 |
观察 对象 |
陈曼迪、黄睿萱等幼儿 |
观察者
|
陈成英 |
观察目 的 |
引导幼儿能够和同伴协商、合作完成搭建任务。 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
观 察 情 况 |
搭迷宫,今天下雨了,孩子们自由的进行着建构的游戏。其中,有一组小朋友引起了我的好奇:大半张桌子被相连接的花片积木占据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就是把积木拼接起来吗?于是,我继续观望。过了一会,大片的相连接的花片积木上面出现了几个小房子,难道他们是在造别墅,别墅边上有很多用来游戏的空地?这下,我按耐不住了,决定去探个究竟了。我试探着说了一声:“你们在搭什么呀?”六个孩子满脸笑意,自豪的对我说:“我们是一起搭的!”“那这是什么呀?”我指着孩子搭建的积木继续问到。“这是我们一起搭的迷宫!”这下,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那么多连在一起的条条是一条条的路啊!“那中间这些像小房子的表示什么呀?”我佯装不知,再问。“这就是终点啊,就是我们要走到的地方!”孩子说着,手里还在不断的进行着加工,想把迷宫的路再扩大一些,终点再变多一些,这样的话,孩子们就觉得更好玩了。当孩子把手中的积木全部变成迷宫后,孩子们就开始了走迷宫游戏,一个走完换一个,没有争吵,只有游戏的快乐。 |
||
观 察
分 析 |
看着六个孩子游戏的笑容,让我想起了这两天孩子们带了很多关于迷宫的书来幼儿园游戏,而且对走迷宫非常痴迷,但是没想到孩子们还能用积木来表现迷宫,体现了孩子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在这过程中,孩子还能主动的和大家一起合作、配合完成了迷宫,让我觉得孩子真的长大了很多,懂得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