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高毁一生,抄底穷三代。老实做波段,早晚高富帅

(2020-07-30 11:08:18)
分类: 经验之谈
追高毁一生,抄底穷三代,老实做波段,早晚高富帅!

笔者在股市沉浮超过十年了,因此尝遍了股市的各种辛酸苦辣,虽然没有把技术学到家,但学会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保命法!我的保命法则很简单,就是大盘指数一旦破20日均线,我马上清仓所有股票,进入全面空仓阶段。我这个保命法则是严格执行的,特别是弱势环境之下,只要破了20均线,无论我的股票盈亏,我全部卖了。

在入市的初始阶段,作为一名股民,是很难做到空仓的,因为空仓一天,就感觉到浑身不自在。像我入市的前几年,也不看股市指数如何,全年都在满仓操作,结果吃了几年的苦。现在我已经被股市磨得服服的,虽然还不太习惯空仓,尤其是长期空仓,但比过去感觉好多了,也开始适应了。

有很多人会疑问,万一卖错了怎么办?例如指数刚破20日均线,很快又上去了。尤其是在震荡市,反复上穿下穿均线。其实刚开始我也有这种疑惑,可现在我想通了。天下没有完美的交易法则,每一种交易策略都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只要大盘指数向下跌破了20均线,我就空仓,就算卖错了也要卖。只要后面行情上去了,证明我错了,我再买回来,这只是放弃了部分利润,但换来了安全性,从长远来说,这是正确的选择。

5月22日早上,大盘正式向下跌破了20日均线,此时我的股票已经处于亏损状态,虽然有一万个不舍得,但我还是把股票割肉了,进入全面空仓阶段。我回顾了一下,本周我操作了5个股票,有4个是亏损的,把前期赚的利润吐了一半回去,这次又一次给我大大的教训,因为每次我大获利之后,接连而来的就是一笔又一笔的亏损,最终导致了大幅度回吐获利的情况出现。

其实从5月7日至5月22日这段时间,很多股票都不再上涨了,一些强势股一个涨停板就完蛋了,个股行情基本符合以下的特点:
1、看好不买一直涨,追涨买后变熊样!
2、气愤不过卖掉;卖后立即涨!
3、两选一必然选错,买的下跌,没买的大涨!
4、选错后改正错误,换股,又换错!
5、下决心不搞短线,长期持股,则长期不涨!
6、抛了长线,第二天涨停!
7、又去搞短线,立即被套!

只要遇上以上这些情况,基本可以锁定这里属于阶段性顶部了,如果做不到空仓一边观望,基本是走上了一种慢性自杀,股民在一次又一次反复割肉中亏去了一大笔钱。

如果后市再向下破了20日均线,那么股市就会面临新一轮的跳水,接下来亏钱的速度会更快。

其实在5月7日至5月22日期间,很多股票已经赚不了钱,股市赚钱效应非常弱,其实我本应该早点空仓或者轻仓操作的,可我还是没有做到,一直到破了20均线,我才醒悟过来,可此时我已经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回吐了一半的利润了。

炒股之路从来没有轻易的道路可走,吃一见长一智,经过这次的教训,使得我对股市更加敬畏了,不能理所当然。

近十年来,中国股市震荡和下跌的时间,比上涨的时间多很多,尤其是个股,更是特别明显。在这样的环境下,基本符合“追高毁一生,抄底穷三代,老实做波段,早晚高富帅!”的定律。

我的前半生,都是被“追高”毁了,要纠正这个嗜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我刚入市的时候,好学的是唐能通的追高策略,期间我也买到一两只牛股快速翻倍,但从此就走入了魔途。在随后的长达几年时间里,我反复追高,亏得倾家荡产了,付出的代价非常巨大。

现在我想明白了,人的一生最多能遇上三次大牛市,在这种大牛市当中,才适合这种追高策略,其余时间追高基本是死路一条。

像2005~2007年大牛市,持续时间只有2年,下跌的时间是上涨时间的几倍之多。在2005、2006年采取追高策略或许还能赚钱,但到了2007年,虽然指数还在上涨,可大部分个股已经开始构筑顶部下跌了,此时采取追高策略,很快套在顶部了。除了少数时间外,其余时间追高基本是套顶部,因此有追高毁一生的说法。

追高只是毁一生,而抄底穷三代,说明抄底的危害性更大。能追高,说明股票有创新高的力量,这些股票之中有部分是长线大牛股。而抄底,抄到的可能是大部分垃圾股,这些股票之中又有部分会退市,从一百年的时间跨到而言,一百年内退市的股票可能超过50%,因此抽底的可能会把全部身家亏完。

像中国股市这种环境,老实做波段,才是出路。A股,能走出长期上涨的股票少之又少,随着注册制的到来,未来将有很多股票走向退市,因此做长线,大部分股民都没有出路。

为了强化自己的观念和意识,我经常把“追高毁一生,抄底穷三代,老实做波段,早晚高富帅!”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或许我买不到好股票、翻倍牛股,但风险控制还是做得到的,亏多少自己能接受都是自己所能办到的,从简单处入手,或许您也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