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众多的康熙钱里,有几种钱是极为特殊和罕见的,康熙朝设有钱局二十四局,其中有两局十分神秘,其所制的铜钱又颇为稀罕,那么这两局又是什么呢?
其实在以前有一说法康熙有“密”、“川”、“贵”、“西”、“巩”等钱局的制钱,而实际上我们目前只发现了“巩”与“西”的实物,其他实物并未发现,所以此说法亦是经不起推敲的。
宝巩局的康熙钱很神秘,而宝西局又充满了争议。康熙六年奏准在巩昌府设立铸钱局称之为宝巩局,康熙九年铸钱时,钱局大部移至兰州,但是保留巩昌府铸钱局,这也为雍正时重新恢复巩局铸钱打下了基础。可是在当时甘肃省的辖区不仅仅是包括甘肃,还含有新疆、青海、宁夏等地域。
甘肃地域广袤,钱多银少,市面交易全赖铜钱,商民纳税多以钱代银所以这么大的一块疆土仅靠一个铸钱局,来维持铸钱的需要,明明开设有三年左右,而今所见存世大开门者仅在数十枚上下,而其深层原因仍有待考究,文献的流传量与其钱币的存世量的稀少,更为这枚康熙钱披上一层神秘面纱。
康熙宝西局的争议则在于这个“西”字究竟是哪里?有学者认为“西”字是山西省另一地名钱,康熙六年所设地方局初期所铸的,宝西局不久就废了。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文献的佐证,因为本身山西便有太原局从事铸钱的行为。而古泉界先贤马定祥老师则在《历代古钱图说》批注中说:是“吴三桂封平西王时铸,非地名”。
因此宝西康熙钱出自谁家至今尚未盖棺定论。上图两枚都是背西的“康熙通宝”真品,本人收藏,现在见市场里有这伪品出现,其实是造假者没见过实物(真币极罕),按图谱造的假钱,不伦不类,与真币比较差别太大。
这两枚钱币同版,偶得,是可以永久保真的生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