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恃才傲物与恃才放旷有何区别

(2019-11-18 10:41:47)

恃才傲物与恃才放旷有以下区别:

1、意思不同

恃才傲物:恃才傲物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hì cái ào wù,意思是指仗着自己的才能而骄傲自大,轻视众人,也指自高自大。

恃才放旷:恃才放旷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hì cái fàng kuàng,意思是倚仗着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以约束,恃:倚仗。

2、出处不同

恃才傲物:出自《南史·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意思是,“这个人生前倚仗自己的才华看不起其他的人和事务,那么在他死后给他起谥号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个骄字来形容。”

恃才放旷: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2回,“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意思是,“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

恃才傲物与恃才放旷有何区别

扩展资料:

1、恃才傲物: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自高自大,含贬义。

典故: 萧子显是南朝梁人,历官国子祭酒、侍中,迁吏部尚书。他学问很好,然颇自负才气,很少有他看得上的人。平常见各级的官员,从不答言,只举扇一挥而已。可皇上非常敬重他。四十九岁那年,不幸染病身亡,简文帝对他评价甚高,下令为他举哀。将要入葬了,家人请求谥号,帝手诏“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恃才傲物”是梁简文帝对萧子显的评价,尚带有褒奖之意,偏重在其才学之高。后来这句话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则多用为贬义,偏重在自负其才而傲慢。

2、恃才放旷: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自傲。

典故:蜀兵据险固守,魏军进退两难,曹操犹豫不决。杨修根据魏军当时的处境和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特点,将二者联合起来分析,推断出了曹操已有退兵的打算,足见他才思敏捷。

明白曹操“门内添活”的心意,表现了杨修思维敏锐;与众人分食一盒酥,表现杨修机智善辩;揭露曹操“梦中”斩近侍的真相,表现杨修目光锐利,一眼看穿曹操的奸诈,但也说明杨修爱卖弄聪明,不顾后果;揭露曹丕密请吴质的事件,表现杨修虽然目光敏锐却办事粗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