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县一中2017年教学论坛活动总结

(2018-10-11 08:19:29)
标签:

论坛交流

分类: 工作汇总
http://s15/mw690/006YJBeVzy7ohYy2090fe&690

http://s5/mw690/006YJBeVzy7ohYylfjm24&690

 宁县一中2017年教学论坛活动总结

 

根据学校校历安排,从11月1日至15日为期三周的教学论坛活动圆满结束。本次论坛分别就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进行交流。论坛有18位老师进行了发言,他们分别是苏娟梅、王杰、王孝良、王芳丽、付志昭、张文强、尚伟伟、张罡、宋刚、张亚妮、付春奎、高小虎、顷亚妮、师粉霞、张阳、张艳艳、李海萍、张文;三位领导王校长、马校长、石主任分别对语文、数学、英语发言进行了重要点评。

本次教学论坛交流的教学设计有15篇,两篇英语高考备考专题《英语语法填空题答题技巧》和《提高英语阅读理解题方法》,和一篇《新时代下的语文教学》论文。其中语文组王孝良老师的《中国建筑的特点》教学设计,通过三读、设置情景、问题讨论、课外探究的方式,诱导学生在背景材料中获得兴趣,点拨学生在扩展视野中获得美趣 ,引导学生在课文内容中获得乐趣 ,组织学生在实践认知中获得新趣 ,诱发学生在想象联想中获得欢趣,启发学生在考题训练中获得妙趣。王芳丽的《兰亭集序》教学设计,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理解作者在文中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把古文诵读教学体现的别有特色。张文强老师的发言《新时代下的语文教学》引人深思,值得大家去思考,同时张文强老师的学案式语文教学模式也值得大家去观摩和学习。数学组宋刚老师的《类比推理》教学设计,利用现实生活事例和数学知识之间的类比,将类比推理演绎的淋漓尽致,是一篇好的教学设计,也是一篇好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论文。尚伟伟老师《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从生活中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心对称图形绕中心旋转及轴对称图形绕轴旋转的特性,形象直观,课件制作精美。顷亚妮老师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课文中写作材料进行了大胆改编,并通过游戏来理解和强化重点短语,这种做法值得老师学习和模仿。张阳老师的教学设计,通过学生叙述生活的变化情况来引入课文,通过学习和训练指导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科普类文章,让学生通过填空的方式用英语想象未来,对学生的学习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本次教学论坛活动举行的比较成功。

本学期初安排教学论坛活动的目的:一是通过教学设计的交流,让老师交流教学设计思路,对不同教材如何设计教法,如何处理和整合教材,教学重难点如何突破。二是通过教学案例的交流,让大家知道如何积累教学中成功的做法和失败的教训,来书写教学论文。

通过举行本次活动,可以看出,我们的年轻老师中人才济济,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各有特色,各有所长。每一位老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今后在教学中学校应该大胆去使用年轻老师,给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和机会。

在这里非常感谢这18位老师和三位领导能积极的承担起这次论坛的任务,本次活动给这些老师增加了额外的工作任务和负担。不过有这么一句话:任务产生压力,压力产生动力,动力提升能力。希望今后各位老师,能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奖项,为个人今后评优选模、晋升职称创造更多的条件;通过教研活动提升个人的教学教研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我校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我校的教学成绩。

结合发言人提交的教学设计文本及发言的PPT课件,经过点评老师的推荐,对本次参加论坛的老师评奖结果如下:

一等奖:王芳丽、王孝良、宋 刚、尚伟伟、张 阳、顷亚妮

二等奖:苏娟梅、王 杰、张 罡、付春奎、李海萍、张艳艳

三等奖:付志昭、张文强、张亚妮、高小虎、师粉霞、张 文

 

 

 

                             宁县一中教研室

                             2017年11月19日

附奖状格式

 

                

         在“第四届教学论坛”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交流评比中获  等奖,以资鼓励。

 

                     宁县一中

                   2017年11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