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死善恶,只是一念间

(2022-12-03 16:29:11)
标签:

修行

文化

佛学

健康

教育

                            生死善恶,只是一念间


     首先讲一个佛祖和江洋大盗之间的故事。传说在佛祖的西天极乐圣地,有一个特别的井。说它特别,是因为它更像一座监狱。井里,一些生前作恶多端的人正因自己的邪恶而饱受地狱之火的煎熬。这群人之中有一个江洋大盗却能透过地狱之火看到佛祖慈悲的眼光。大盗立刻向佛祖双手合十,发出了呼救,“救我!”  佛祖的目光看到了大盗。虽然此盗生前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但他也非凭一条烂命,什么也不顾忌,他也曾动过恻隐之心。有一次汪洋大盗走路正要踩到一只蜘蛛的时候,却突然动了善心,移开脚步使其得以存活,不想成了他一生中罕见的善事。既然对蜘蛛动了善心,佛祖决定就用那小蜘蛛的力量来救他脱离苦海。很显然,这是大盗重生的机会。一根蜘蛛丝垂下了井边,那大盗发现了,并立刻抓住游丝向上爬去。可是,地狱里恶人太多,不想倍受煎熬的恶人们看到后也蜂拥上来抓住了游丝,任凭那大盗恶声大骂,他们仍然拼命地向上爬。谁都想爬出地狱,早点超生。但蜘蛛丝就一根,这么多人都在爬。这时,大盗于是有了新想法。大盗怕其他人毁了自己脱离苦海的唯一希望,便抽刀将身下的游丝砍断,结果,本来能攀爬许多人都安然无恙的蜘蛛丝却突然绷断。大盗也因抛弃了心中最后一点怜悯,而重新跌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这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佛教故事。它是一个论生死,辨善恶的故事。那位大盗如果心中还剩一点怜悯,利用好佛祖给他逃离苦海的机会,他或许就逃出升天了。但,没有如果!因为他拔刀斩断了最后的求生机会!当别人需要你伸手相助的时候,是立马伸手相助还是拔出刀再补一刀?

       善恶其实就在你是伸手还是补刀之间。各种利益交织的社会,各种矛盾聚集在一起,就会有很多不公的事情发生,就会有人受到冤屈,受到不公的对待。当他们需要我们发声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很自然,会伸手相助而不是拔刀相向的人肯定会选择弱者!为什么是弱者?因为他没有背景,没有权势才能沦为弱者。

       发声或沉默。站出来或倒退三步。面对弱者,我们理应为他们争取说话的权利而不是忘了呐喊的退却。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都是争取来的,你躺在床上,是不会有人送给你的权利的。因为那是一种妄想。面对不少不明不白受冤枉的人,我们要站出来才行,哪怕你动一下手指转发,让更多人知道,这也是一种善举。

        抛弃了心中最后一点怜悯,也会像大盗一样,“重新跌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因为,你随时可能是下一个被抛弃的人。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看到穷人受苦,而我自己高高在上,我厌恶这种感觉。”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留下的短诗。“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如果,你仅仅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不去为应有的权利而呐喊,那么当你遭遇同样境况时,已经无人再为你辩护、进行声援了。大盗也好,新教牧师也罢,其实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死就在善恶的一念之间。

       有什么样的付出,什么样的心态,也就会有什么生活等着我们。独立学者灵遁者在其文章《方与圆》中写道:“如果你认为这个社会是冷漠的,那么好好想想,你是不是也站在了冷漠的一面。道德与法制,理性与感性……方与圆一定是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怨不得天,当然也怨不了地。面对善恶,我们会怎么做呢?。伸手或拔刀,你看着办吧?


                                                            作者:刘著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