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人,骨头要硬,姿态要低,存心要善

(2022-08-18 08:31:21)
标签:

修行

文化

历史

教育

健康

                          做人,骨头要硬,姿态要低,存心要善







                                     01  骨头要硬 



     曾国藩率领着湘军队伍,奉行“结硬寨,打呆仗”的方法。


湘军每到一地,必先深沟高垒,严密布防,然后再思作战。



深沟要挖一尺深,防止马队攻击;高垒要筑一尺厚八尺高,用来防止火炮攻击。


每日往前推进一段路程,再挖深沟、筑高垒,如同巨蟒缠人,用一道一道壕沟把城市困死。



正是凭借着这种坚忍踏实,死磕到底精神,湘军硬是把太平军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



曾国藩在修身方面,也颇有打仗的硬骨气。他说:



“人处财,一分定要十厘,便是刻。与人一事一语,定要相报,便是刻。治罪应十杖,定一杖不饶,便是刻”。



这里的刻,就是规则的意思,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绝不说软话。



到了而立之年,曾国藩给自己制定了“修身十二法”:



持神敬肃、静坐养性、起床要早、读书要专一、攻读史书、慎言、保持身体健康、日知未知、月温旧知、习练书法、夜不出户。



这十二条法,他每天醒来,必定遵照执行,坚持到晚年离世前。



毫无疑问,曾国藩对自己要求是非常严苛的。

 

回顾曾国藩的一生功绩,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所有成就,都依赖于这十二条。



人这一生, 真正的硬骨头是人的意志。







                                   02  姿态要低 


     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做人应以水为师,把姿态放低,身段放的越低,人的德行越高。



年少时的曾国藩刚进翰林院,他发现找不到几个老乡时,傲气冲天而起:



“看啊,湖南千万人,才出了几个翰林?我不狂妄一点,都对不起湖南人”。



于是,他总把自己抬得很高,把别人看得很低,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



人一旦傲,脾气肯定很臭。曾国藩和各种各样的人吵架,把湖南土话中最脏的话带到了北京,如泄洪一样,见人就喷。



每次和别人吵架,曾国藩都要把事情的经过记到日记里,然后咬牙切齿的反省一番:



“以后绝不能这样了,要谦虚,要收敛脾气”  



第二天,他找到昨天的吵架对象,又是鞠躬又是道歉。



随着一次次的犯错和悔过,曾国藩从中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



他总结出“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此“三实”他奉为瑰宝,比如在攻打太平天国的战役中,他从不把功劳留给自己, 总是把战功推给部下,甚至是推到皇帝的头上。



这使他赢得了部下的爱戴,乃至皇帝的信赖。



曾国藩说:“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不懂就要去学去问,所以才会广知,品行言辞不完美,所以才要放低姿态去修身。



放低姿态,是一种修行。







                                   03  存心要善 



     曾国藩说:“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



行善之人内心是快乐的,并且不想让别人知道。



因为真正的善不是做给外人看的,倘若行善只是为了标榜自己,那么这种动机不纯的善,是最遭人厌恶的。



曾国藩在晚年告诫自己的儿子:“善莫大于恕”。



行善不止在于做好事,还在于待人要和善,多宽恕别人的过错,这是最大的善心。



34岁那年,曾国藩得到道光皇帝重用,官职连跃两级,升侍讲学士。



富贵不忘乡。他寄家银钱一千两,拿出其中四百两,以馈赠亲族之用。



他在家信中,说明了理由:


一则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



二则各亲戚家皆贫,而年老者,今不略为佽助(读cì,资助),则他日不知何如。


他在信中还时时叮嘱弟弟们,在给各亲戚分发赠银时,千万不要提他的名字,可见曾国藩是个极善之人。



李巍曾说:“人生最好的风水就是拥有一颗善良而感恩的心”。



反观当下,很多人不懂得感恩,看人分等级,毫无恻隐之心,把人情当成交易。但凡做点好事,便要上网登报,赚取知名度。



如此的“善”是扭曲的,多多少少掺杂着“恶”的成分。



真正的善,不为名也不为利,而是出于良知。



行善是快乐的,行善的人一生好福气。






                                                    文字内容转自网络:国学生活(ID:gxsh789)作者:国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